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油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油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油菜种植基本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 土壤选择:应该选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良好、养分充足、微酸性的土壤种植。沙粘适中、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不易渍水、排灌方便的水稻收割田十分适合。
二、 播种:条播是种油菜最常用的栽培方式,具有根系发达、吸收水肥能力强,抗寒、抗旱、抗病能力强的特点,但由于油菜种子小必所以须整地精细、施足底肥和精选种子。
1、整地:整地要求精细、平整。挖好排水沟,根据田块大小开厢,大小无严格要求,但是一定要能顺利排水。
2、施足底肥:用1000斤腐熟的农家肥和40斤普钙拌匀后均匀的施入播种沟。
3、播种:播种前一定要晒种。条播的行距为1.2尺。由于种子细小所以播种要用30—50斤的细粪土加10斤 左右的火灰拌种,拌种时先用少量的细粪土拌种均匀后再逐步加拌直到拌完粪土。所需要的硼肥可一起拌入。
4、田间管理:一般在油菜长到3—4寸时就要及时拔除病弱苗、弯脚苗。
三、病虫害防治:油菜的整个生长期间对氮、磷、钾、硼很敏感。缺氮时叶片发红脚叶衰老脱落;磷肥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强抵抗力;钾肥能提高抗病、抗冷、抗倒的作用;缺硼会使油菜籽不饱,影响产量和出油率。
四、适时收割:油菜的生长特性是边开花边结果,成熟不一致,故要求有70%—80%的成熟时就收割。
1、选种处理
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栽种油菜前,需要挑选抗性强、易高产的优质品种,然后从中选取籽粒饱满、健康、无病害痕迹的种子,并将其放在太阳下晾晒一到两天,打破种子的休眠期,再放入清水中浸泡催芽。
2、播种方法
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在每年的三月份进行播种,首先将土壤整平耙细,然后根据土壤的墒情进行浇水造墒,再采用沟播法把油菜种子种植到土壤中,并覆盖一层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使种子快速萌发生长。
3、田间管理
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当油菜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并保证苗距为三到四厘米,等植株长有四叶一心的时候,进行第二次间苗,此时要保持八到十厘米的间距,另外油菜的生长期要浇水三到四次。
1.选地: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整,土质肥沃,排水良好,接近水源,便于管理的旱地或菜地,两三年内未种过油菜的沙质土壤作苗床,无论种植何种农作物,只有确保土壤优质,才可以能够确保农作物的健康成长。
2.移栽:及时移栽,油菜苗龄达到35天左右即开始抢时间移栽,油菜每亩育苗合理株植为12000株,当天起苗当天完,按宽窄行方式栽培,宽行70-8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33厘米。
3.合理密植: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施肥水平较高,排水条件好的地块,种植密度宜稀,反之则增大密度。
4.管理:出苗后及时间苗,第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每平方米留苗100-130株;出现第4片真叶后,每亩用腐熟人畜粪加适量烯效唑兑水泼施;5叶期后控制肥水,适当蹲苗,移栽前7天施农家肥。
一是齐苗壮苗。油菜出苗后,在一叶期拔去团苗,做到苗不挤苗,2-3叶期,做到叶不搭叶,4-5叶期按照去病留健、去弱留壮的原则进行定苗,每亩留2万株左右。
二是清沟排渍。油菜播种后,要及时清理围沟腰沟,做到沟沟相通、厢面无积水,春后及时疏通沟渠,使灌排顺畅。
三是田间除草。杂草是影响直播油菜冬前生长的主要因素。翻耕前施用灭生性除草剂,如百草枯。播种后出苗前施用封闭性除草剂,如乙草胺。油菜3-4叶期,用奎胺烯草酮,在清晨或傍晚均匀喷施于杂草茎叶表面。越冬前如杂草较多,再防治1-2次,必要时人工拔除大杂草。
四是科学用肥。油菜生育期长,需肥多。每亩可施用50公斤油菜专用复合(配方)肥作底肥,施硼(砂)肥量800克左右,防止花而不实,11月下旬每亩再追尿素6-7公斤(趁雨撒施),促进油菜营养生长,12月中下旬再施尿素7-8公斤/亩,作蕾苔肥,有条件的农户可施人畜粪水1000公斤每亩。
五是病虫防治。出苗后至冬前应注意用吡蚜酮和印虫威防治蚜虫、菜青虫等,春后用氰烯戊唑醇防治油菜菌核病和霜霉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油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油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