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的种植技术,白术的种植技术及产量

2024-10-09 10:38:01 首页 >  种植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术的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白术的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术的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白术的种植技术,白术的种植技术及产量

白术适合在肥力适中、排水性好、土层疏松的微酸沙壤土种植,翻耕的深度在25厘米,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搭配过磷酸钙,混合均匀后耙细整平土壤,起宽度1.2米的畦。

2、育苗移栽

将饱满、无病害的白术种子,在30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2-24小时,捞出晾干后催芽,按照15x6厘米的宽度和深度挖栽植沟,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幼苗长出后按照20x10厘米的行株距移栽。

3、田间管理

白术幼苗长出后中耕除草,拔除杂草减少养分消耗,现蕾期时,选择复合肥和尿素混合施肥,摘除花蕾后追肥一次,施肥后及时浇水,另外在根茎膨大时浇灌土壤,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时覆盖麦糠,条件地面温度。

4、病害防治

白术种植期间容易感染锈病、根腐病、立枯病等病害,通常会在低温高湿的情况发生,染病时可以用喷波美、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稀释后浇灌病根,或者每隔8-10喷施一次,连续2-3次防治。

1、选地整地

白术适合在肥力适中、排水性好、土层疏松的微酸沙壤土种植,翻耕的深度在25厘米,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搭配过磷酸钙,混合均匀后耙细整平土壤,起宽度1.2米的畦。

2、育苗移栽

将饱满、无病害的白术种子,在30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2-24小时,捞出晾干后催芽,按照15x6厘米的宽度和深度挖栽植沟,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幼苗长出后按照20x10厘米的行株距移栽。

3、田间管理

白术幼苗长出后中耕除草,拔除杂草减少养分消耗,现蕾期时,选择复合肥和尿素混合施肥,摘除花蕾后追肥一次,施肥后及时浇水,另外在根茎膨大时浇灌土壤,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时覆盖麦糠,条件地面温度。

4、病害防治

白术种植期间容易感染锈病、根腐病、立枯病等病害,通常会在低温高湿的情况发生,染病时可以用喷波美、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稀释后浇灌病根,或者每隔8-10喷施一次,连续2-3次防治。

白术的种植方法?

白术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好,或选择生荒地或停种白术4年以上的地亦可。翻土9~12cm,不宜过深,整平,除去粗石子,做75cm宽畦备用。

4月中、下旬播种,条播每亩用种子4~5kg,撒播每亩用种子5~7.5kg。播种前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与砂土混合播入田间(干旱地区宜先将种子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条播按行距15cm,播幅6~9cm,开3~4.5cm浅沟(沟底要平,使出苗一致),播种后覆土3cm,稍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在出苗前土壤应保持足够温度,一般浇2~3次水可出苗。

白术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白术种植需要选择肥力适中、排水良好、通风凉爽的微酸性沙壤土,施入适量的农家肥和过磷酸钙作为基肥,深翻20厘米,作成1-1.5米的畦。

育苗时可以选择黄泥地,种子浸泡催芽后移栽。田间管理方面,需要除草、摘除花球、合理追肥。

除此之外,白术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过高会影响它们的生长。

在生长期如果发现抽薹应及时摘除。染病时需要进行防治。

中药白术种植技术?

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模式是白术增产提质的重要环节,对于白术来说,田问管理主要包括中耕除草、追肥、摘蕾、防涝防旱等。

  土壤疏松能促进白术茎叶和根茎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移栽出苗后进行第1次松土除草,行间宜深锄,植株旁宜浅锄,有利于根系伸展。5月进行第2次松土除草,宜浅锄,5月以后白术进入生长盛期,一般不再中耕,杂草用人工拔除,直到白术封行为止。7月份以后,白术生长旺盛,地下根茎膨大,可以结合施肥,培土1-2次,防止白术根茎露出泥面。注意雨后或露水未干时不能锄草,否则容易感染病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术的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术的种植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