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野生青蛙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野生青蛙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养殖场地。若是养殖从野外抓回来的青蛙,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它们提供合适的场地,或者说容器。可以用水族箱,但青蛙长期待在水中是不行的,还需要给它们布置一定的陆地才可以,所以水族箱最好是水陆结合的。
2、喂食。青蛙所吃的食物是活饵,能吃的昆虫很多,可以给它们专门捕食一些,或者给它们购买也是可以的,蚯蚓、苍蝇、蚊子、蛆、蚕等都是可以的。
饲养青蛙首先要准备一个适合的水族箱,将水族箱放置在一个没有阳光直射的位置,避免温度过高影响到青蛙,箱底要铺上一层砾石,因为砾石清理比较方便,最好给水族箱安装一个紫外线灯,每天照射12小时左右,平时喂食蟋蟀或一些昆虫。
容器:在家里养殖青蛙,首先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容器。可以用水族箱,而且最好用一半水一半陆地的水族箱,这是因为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它们有时候需要到陆地上生活,有时候则需要到水中生活。在水族箱的底部还需要放置一些垫底的材料,砾石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加水让砾石湿润一些。
食物:给青蛙喂食也是一个重要任务。由于青蛙的眼睛构造比较特殊,所以需要给它们喂活的昆虫才可以。蟋蟀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其它的爬虫也是可以的。刚开始喂的时候可以根据它们的意愿来决定喂食的数量,之后就可以根据青蛙的食量来喂。
温度:青蛙对周围的温度也是比较敏感的,不过不同的青蛙对周围温度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养殖者'需要根据青蛙的具体要求来调控。
1、青蛙的培养:经过一个冬眠期,到开春即3月上中旬,温度上升到了16℃左右时,青蛙就需要开始寻食,这时要喂食固态饲料等,让青蛙近快恢复体能,便于下一阶段繁育、卵化。
2、繁育、卵化:繁育、孵化技术是虎纹蛙,黑斑蛙养殖的核心技术,水的温度上升到了16℃之上时应搞好繁育前期准备工作。
青蛙养殖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农业活动,以下是青蛙养殖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点:
- 养殖池建造: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池水中投入量漂浮性水草。
- 种蛙选择:选择经过第二次产卵的青蛙,第二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为了便于管理,最好在同一批种蛙中选择体形强大、发育正常、行动活跃者为种蛙。
- 产卵时间:青蛙每年3-7月份都产卵,北方产卵迟些,南方各省3月份就开始产卵,4月份是产卵盛期。
- 采卵方法:青蛙产下的卵又小又软,泥黄色、圆形,卵外有胶质膜保护,并互相吸附成片浮于水面,或附着在水草上,如果卵沉入池底,必须设法使之附在水草上。采卵时间在每天早上10点钟左右,捞卵网和盛卵网将蛙卵连同附着的水草捞起,放于桶中,再轻轻地放入孵化池内。放卵时要尽量保持原来的方向,即正面朝上,反面向池底。
- 孵化管理:在孵化期,水温必须保持在20-25℃之间。在换水、换盘时,如水温突然升降5℃以上或水温低于4℃,高于28℃或强的惊动均可导致蛙死亡。
- 蝌蚪饲养: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
- 幼蛙饲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青蛙养殖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的农业机构或养殖专家,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技术指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野生青蛙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野生青蛙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