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第一,我们从第一步做起,那就是如何挑选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催芽。背风,阳光好,水源充足的地方最适合,这些地方基本地质不会太差。在催芽前下足基肥,如果有农家肥作为基肥那就最好不过了,没有农家肥可以用钾肥来代替也是可以的。先把稻田进行深耕,把里面的泥土压碎,修整平,催芽的田块进行分类,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中间以沟进行阻隔,这样中间的沟可以储水,方便灌溉。然后把买回来的杂交稻谷先晒上一两天,然后放在水里浸泡过夜,第二天放进桶里进行催芽,大概两到三天的时间就会看到上面的稻谷逐渐发芽,这样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第二,在之前平整好的育苗床上先洒一次水,将发芽的种子撒在育苗床上,尽量做到均匀,不要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然后在上面铺上一层薄薄的土,以刚把种子覆盖为宜。然后根据育苗床的湿润程度来决定是否浇水。在整个育苗期间一共大约要浇几次水,如果天气特别晒的情况下,每天都要保持土质的湿润,在水稻基本全部都长出青叶后,就要进行第一次施肥。
第三,在插秧到大田之前,我们首先要先平整大田,在里面蓄好水,不要让水把里面的肥料带走,堵好每一个漏口。在里面洒上水稻所需的化肥,栽种时要注意各株水稻的距离,2到4株水稻为一棵,看水稻的粗壮程度,粗壮的水稻可以少点,因为它的发育分枝能力非常强。
第四,在一段时间后,水稻就开始返青了,这时水稻需要的水份慢慢开始增多了,这里要确保水份的充足,以便促进水稻分蘖。同时也要注意水稻的分蘖情况,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损耗不必要的营养浪费。以后在水稻的长苗期,开花期和结穗期都要进行适当的施肥,以确保水稻的产量不受影响。
1)将小麦秸秆机械打碎后撒在水稻种植的大田中,每亩400~500Kg,然后机耕翻土,机耕深度35~40cm,每亩将尿素100~150Kg和有机质250~300Kg洒在大田里,再次机耕混匀,洒水至翻起的土壤含水量在75~80%,放置晒田6~7天;
(2)往(1)所述的大田中放水至水量淹没田表层8~10cm,水耕大田使土壤细化,放水后放置1~2天微微风干,然后将含水量在80~90wt%的河底淤泥与固化添加剂按50:1的比例混合后平刷在大田里,厚度为1.5~2cm,完成后风干3~4天,然后再给大田上水,漫水深度在6~8cm;
(3)每块大田纵向分割,45~60cm宽度一长排用作父本种植,父本间隔1.6~2.5m宽度用作母本,交替排列,每亩将尿素8~10Kg、过磷酸钙20~30 Kg、硫酸锌1~2 Kg混合后施在父本田块上,然后将父本秧苗按30~35cm的行株距种植在父本田块上,父本种植20天后,每亩将碳酸氢铵25~30 Kg、过磷酸钙30~40 Kg和氯化钾8~10 Kg混合施于母本上,耙平后3天栽植母本水稻秧苗,保持15~20cm的行株距...
1.选地催芽 在种植之前我们应该选择一个背风、光照充足、有机物质丰富且少草的排灌正常、水源充足的地块。然后在田间施入充足的底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的钙钾肥肥。将土壤敲碎平整,根据种植面积控制好规格整墒做畦。然后将种子暴晒两天左右,再用水清洗一遍,选出干瘪空秕种子。再将种子用多菌灵浸泡一天,浸泡后清洗干净放入桶中进行催芽。当有一半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播种管理 在播种之前,要按照大田规格准备好育苗床,将育苗床整好后再喷一次水,将土壤灌透。然后再将种子全面均匀的洒在苗床上,将其轻轻压入土中后盖一层细土,以不见种子为主。播种后要做好除草工作,除草时不宜使用化学除草的方法,要根据苗床含水量适当浇水。通常水稻整个生育期内要浇水4次左右。然后在杂交水稻长出一片真叶,一片心叶及移栽前7天的时候各追施一次尿素。
3.适时移栽
在水稻秧苗进入返青期的时候要及时浇一次返青水,不过水分不宜过多,小水促进分蘖。要注意控制分蘖数量,防止无效分蘖过多,消耗过多营养,影响水稻的生长。控制幼苗的生长,出现翻白根时才达到控苗目的。然后在移栽定植一周左右后要及时追施一次尿素,并且在返青结合浇水一起追肥一次。最后要合理使用除草剂,每亩均匀撒施达到除草效果,最好是与追肥工作一起进行。在移栽前首先要做好定植大田的准备工作,注意大田内的水分,堵好排水口,防止水分流失。
4.田间管理。
在水稻秧苗进入返青期的时候要及时浇一次返青水,不过水分不宜过多,小水促进分蘖。要注意控制分蘖数量,防止无效分蘖过多,消耗过多营养,影响水稻的生长。控制幼苗的生长,出现翻白根时才达到控苗目的。然后在移栽定植一周左右后要及时追施一次尿素,并且在返青结合浇水一起追肥一次。最后要合理使用除草剂,每亩均匀撒施达到除草效果,最好是与追肥工作一起进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