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冬季韭菜大棚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冬季韭菜大棚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棚韭菜一般在11月中、下旬扣棚。扣棚初期以提高棚温为主,夜间加盖草苫,防寒保温。并勤搂松表土、晒土增温,促进萌发。通过深搂表土达到破除土壤板结、保墒增地温的目的。韭菜扣棚后,一般25天左右就可以出苗了。出苗后,棚内的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要尽量保温。
一个多月左右。
韭菜大棚种植技术:
1、韭菜地的选择
大棚韭菜的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灌溉条件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畦面建成南北向,畦宽1.5米,沟宽0.6米,长30-40米,每2畦搭建一座大棚。
2、养根和壮秧
韭菜养根需要多施肥,促其迅速生长、累积养分,每667平方米,施30-40千克磷酸二铵和40-50千克尿素。当根苗长成时,应停止浇水和追肥,控制生长,以促使叶片和假茎中营养物质返回到鳞茎和根部,促进球茎膨大和根系生长,培育健壮的植株。
3、扣膜
扣膜适期应在当地初霜前。扣早了生长迅速,产量高峰来得早,容易早衰;扣晚了在露地遭受低温冷害,容易引起叶尖腐烂,同时一旦韭菜转入被动休眠,扣膜后生长缓慢。
4、收割管理
一般扣膜前可浅割一刀,收割后立即扣膜,这样便于操作。若韭菜尚未达到收割标准,为防止冻害应先扣膜,但必须仔细操作,防止损伤韭菜植株。扣膜初期,室内气温较高,必须加强通风,防止徒长,一般保持白天不超过25℃。随着外温下降,逐渐缩小放风量,保持白天20-25℃,夜间5-10℃。随着外温下降,夜间加盖草皮,并早盖晚揭,加强保温性能。冬季韭菜扣膜后,仍需追肥浇水。冬季生产韭菜,若长势强,收割期可从10月份延续到第二年2-3月份,收完刨除韭根,进行果菜类生产。应注意每次收割要下刀浅,以免影响下茬的长势。
5、加强病虫害防治
大棚种植韭菜应注意防治灰霉病,可以每次浇水后用速克灵烟剂熏棚预防;要及时清除病残体。每次收割时剥下病叶要集中深埋。如已经发生灰霉病,立即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韭菜大棚种植休眠期休眠期长达1个月左右。
这种韭菜如果没有度过休眠期而过早扣棚,虽然可以出现生长,但不久仍将进人休眠,新长出的茎叶也要烂掉。故这种类型的韭菜只能在进人深度休眠之后,通过加温、扣棚等措施打破休眠才可以恢复。
建造棚架时,外层大棚与内层拱棚间距保持在15~20cm为宜,三层膜(包括最里层的小拱棚地膜)最好不可同时使用新聚乙烯塑料,要新旧搭配使用。外层应选用醋酸乙烯无滴膜或聚乙烯防尘无滴复合膜。
一般7天左右浇一次水,每次浇水要结合追施速效氮肥尿素每亩20kg,天旱时应增加灌水次数。
霜降后气温渐低,植株成长缓慢,植株体内的养分转换到鳞茎和根系中,这时应减少灌水量,做到不旱不浇,以防贪青回根慢。9月底停止浇水施肥,促使养分回流。11月中旬,气温快速下降,地上部渐枯萎,植株进入休眠期,这时进行清除杂草。为了防止扣棚后浇水降低地温并使扣棚后土壤水分充足,这时应浇一次封冻水。结合封冻水每亩用1.5kg敌百虫灌溉,以减轻扣棚后韭蛆的危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冬季韭菜大棚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冬季韭菜大棚种植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