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长寿仁豌豆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长寿仁豌豆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在常规种植的情况下,豌豆的亩产量一般为300-400斤左右,若是种植高产品种,则亩产量一般可达到900-1000斤左右。
2、豌豆苗的生长周期因品种而异,若种植早熟品种,经过65-75天左右即可收获;若种植中熟品种,经过75-100天左右即可收获;若种植晚熟品种,经过100-185天才能收获。
3、在长江以北地区(春播区),种植豌豆可在3-4月份播种,7-8月份收获。在长江以南地区(秋播区),种植豌豆可在9月份底或10月份初至11月份播种,翌年4-5月份收获。
我种的豌豆属于早熟品种,五月下旬种的,十天左右发的芽,大概一个月左右开的花,现在大约四十五天,已经结了两厘米左右的小豆荚,因为我家喜欢吃鲜嫩的豌豆粒,所以再有二十天左右我们就可以采收了。豌豆种植容易好管理,营养丰富,口感清甜。收获的季节可以多吃一点。
豌豆一般的生长周期是200天左右。
豌豆的生育期,早熟种65~75天,中熟种75~100天,晚熟种100~185天。
豌豆的生长周期根据品种的不同生长周期也不同,一般分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其中,早熟型大约为70天左右,中熟型大约为90天左右,而晚熟型大约180天左右。
长寿仁豌豆是一种能够在贫瘠土壤中生长的高产豌豆,其在一亩地上的产量会因不同的种植条件有所差异。根据种植实践,通常情况下,每亩地的长寿仁豌豆的产量在300-500公斤之间。无论种植情况如何变化,种植者应该选择合适的土壤条件、及时施肥、进行病虫害控制等措施,来提高长寿仁豌豆的产量。
选择长寿仁豌豆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需肥特点。豌豆营养生长阶段,生长量小,养分吸收也少,到了开花、坐荚以后,生长量迅速增大,养分吸收量也大幅增加,豌豆一生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素最多,钾次之,磷最少。
豌豆的根瘤虽能固定土壤及空气中的氮素,但仍需依赖土壤供氮或施氮肥补充。
施用氮肥要经常考虑根瘤的供氮状况,在生育初期,如施氮过多,会使根瘤形成延迟,并引起茎叶生长过于茂盛而造成落花落荚;在收获期供氮不足,则收获期缩短,产量降低。
增施磷、钾肥可以促进豌豆根瘤的形成,防止徒长,增强抗病性。
根据豌豆的长势,可在开花始期进行第1次追肥,一般施尿素5千克、氯化钾5千克或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结合浇水;第2次追肥可在坐荚后进行,每亩追尿素7.5千克,氯化钾7.5千克或三元复合肥20~25千克,同时结合浇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寿仁豌豆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长寿仁豌豆种植技术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