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新技术,花生高产种植新技术

2024-12-06 06:40:05 首页 >  种植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种植新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种植新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金谷种植新技术?

1.谷子不宜连作,必需倒茬种植;

种植新技术,花生高产种植新技术

2.要秋翻地,耙细耙平;

3.有条件的地方在墒情较差时要春灌,以保证播种质量,确保全苗;

4.适时播种,谷子不宜过早播种,宜播期应为5月15日至25日;

5.施足底肥及时追肥,建议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千克,种肥亩施二铵10千克,苗高30厘米时追施尿素15~20千克;

6.幼苗5叶时间苗,一般每亩留苗2.5~3.0万株;

7.及时防治病虫害;

8.适时收获。

黄金谷种株高70-80厘米,生育期80-85天,穗长20-25厘米,穗型纺锤形,粗穗松码,茎秆韧性强,谷米黄色适口性好、产量一般亩产400公斤,高可达550公斤。

春夏播种均可,要求足墒播种,由于该品种分蘖成穗,播量不宜过多,亩留苗七万株左右,拔节、抽穗、灌浆期分别加强肥水管理,以夺得高产,后期注意防止锈病。

高密度蒜苗种植新技术方法?

蒜苗种植技术

1、施足底肥

在种植蒜瓣之前,每亩地施入腐熟有机肥5000kg、硫酸钾40kg,在施肥后深耕25cm,并配合精细整地同时进行。

蒜苗怎么高产种植?农村蒜苗种法大全

2、种子处理

a、在播种之前,将有病、干腐、带伤的蒜种淘汰,之后将蒜掰成大、中、小三个等级分级。

b、播种前三天将蒜瓣按照大、中、小等级分别装在水中浸泡,每天换一次水,使得蒜瓣充分吸收水分,促进发芽,也有有利于调节农时和便于分级管理。

c、播种前需将蒜瓣用过筛的过磷酸钙拌一下,这样可以满足蒜瓣发芽时对磷的需求。

d、每亩地蒜种使用过磷酸钙30kg。

3、适时栽种

a、蒜瓣最佳播种温度在17-19度。

b、播种前做1.5m宽的畦,以20-23cm的行距开沟,然后按5cm的株距摆放蒜瓣,每亩地播种5.5万株。

c、播种时应分级摆种,以便于管理。

d、蒜种摆放时应保持直立,上齐下不齐,以使覆*厚度一致,保证出苗整齐。

e、蒜瓣播种深度为6-7cm,覆*厚度则埋没蒜瓣的顶尖为宜。

4、栽后管理

a、栽后浇一次透水,以促使蒜瓣发芽,蒜瓣出苗后再浇一次提苗水。

b、每浇一次水培*一次,使垄高达5-7cm。

5、可以根据蒜苗的生长情况适时收获,采收时要将须根及老叶去除。

说一说现在新的农业种植技术有哪几种?

说到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大家都可能会想到无土栽培、立体栽培等,我个人认为这些不属于新技术而是在新技术基础上的栽培方法和手段,真正的新农业种植技术应该是绿色种植技术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中,可以将绿色的概念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第二是绿色农业产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点就是展现自身优势,进而实现绿色产品的推广,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保证。
绿色农业种植就是对蔬菜瓜果等农产品进行原生态的培养技术,让农产品按照原有的自然规律生长,少用甚至是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剂,使农产品中所残留的有害物质降到最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不但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现代农业的大力推进和发展,在种植方面就是为了在现有传统种植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把新技术、新产品融合到农业种植上,用这种办法来提高农业种植水平,并且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应用

马上春耕了,种植水稻,泡田、整地有哪些技术?

种植水稻泡田、整地很重要。整地的作业标准和质量必须要好,要平,泡田水层达到“花达脸水”正好。稻田要是不平,灌水深浅不一,严重影响后期施肥、封闭除草、病虫害防治、水层管理等作业,直接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

那么,泡田整地有哪些技术要点?

一、旱整地

放水泡田之前先进行旱整地:旋耕+平地,旱整地可以提高整地质量,利于田块整平,减少水整地次数,保障插秧质量;可以提高整地效率,节约泡田用水,降低整地成本。 旋地深度8至10厘米。

☞注意事项:地池埂角落不漏旋,埂角车走不到的地方,要用铁锹挖土,挖后把土往池子里面撇,这样方便耙地且防止埂角淤泥高于其他地方。

二、施用基肥

最后一遍旱平地前用施肥器将基肥撒入田地里,基肥施用为氮肥总量的百分之35左右、磷肥百分百、钾肥百分之六十左右,肥田地块要在配方肥基础上适量增加钾肥,秸秆还田的地要增施尿素每亩地5斤,高品质的大米可撒生物有机肥,随着整地时,耙入泥中。

☞注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集诱发水绵发生。

三、放水泡田和整地

1、筑埂

按照本田地势划格分池,不要过于追求大池,若不平,会影响插秧质量,而且日后不便于管理。池埂要下宽上窄,高度20公分以上,梗下宽40公分以上,埂上宽25公分以上。

2、泡田、整地

地里花达脸水泡、放水深为本田土的2/3最佳。泡田要超过一天一夜即24小时以上。泡透后开始耙地。

注意事项:

水整地要求达到早、平、透、净、大、齐、浅、匀。

✔早:尽可能的早整,保证地有充足的时间沉淀。

✔ 平:本池内高低差不大于2-3.5厘米,做到灌水棵棵到,放水处处干。

✔ 透:本池整地后水层一致,有一定的塇土层,对日后水稻根系发育有非常好的发挥作用。

✔ 净:捞净稻池植株残渣水,置于埂中,如果太多应踩于泥中。

✔ 大:按本田地势尽可能扩大本池面积,每个池子面积大于2-10亩

✔ 齐:本池子里平整大致要相同,池埂尽可能横平竖直

✔浅:如果是没有旋地的情况下,直接用打浆机,水整地要深浅均匀,搅浆深度不超过6厘米。

✔ 匀:本池埂角粑地易淤泥,埂角高的地方要人工用铁锹,帕子处理和池里一样平整。搅浆整地结束后需沉淀,垡土地需沉淀7-15 天以上,保持水层5-7厘米,不能落干。沙土地要将泡田整地时间延后或者撵水插秧(意思就是根车移栽)。

注意事项:将田中秸秆、渣水捞干净,避免影响施药和插秧见风跑苗。

总结:

水稻泡田整地要做到初期整平、田土旋均、浅水耙搅、肥进泥里,田池渣净,沉淀适中。

以上是以个人种植经验解答,仅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帮助或参考价值。

作者:五常大米惠惠

介绍:黑龙江省五常市种植五常大米的农民,今日头条三农领域创作者,扶贫达人团成员。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关注,每天为您感谢更有价值的三农信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种植新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种植新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