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豌豆尖的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豌豆尖的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豌豆是比较特殊的一种蔬菜,其特殊点在于豌豆生长前期以豆尖为主要食材,豌豆生长中期以豆荚为主要食材,豌豆生长后期又以豆子为主要食材。最主要的是,只要我们管理得当,便能收割多茬豌豆尖,且保证豌豆尖长得粗壮。而所谓的管理得当,便是指给豌豆尖提供充足的水肥。也就是说,水肥是保证豌豆尖高产的重要指标。
1、种植前施足基肥
在豌豆尖种植前施足基肥,不仅能够满足豌豆尖对肥料所需,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豌豆尖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缺肥现象。而对于基肥的选择,应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原因有三:一是农家肥养分充足,含有豌豆尖生长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元素;二是农家肥具有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的作用,既利于豌豆尖根系吸收养分,又利于豌豆尖生长;三是农家肥肥效较慢且持续时间长,不易出现烧苗现象,也不会出现缺肥现象。
2、豌豆出苗前不浇水
很多人以为,为了促使豌豆尖快速出苗,并出苗整齐,应该在种植后浇足水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是豌豆种的吸水能力很强,而一旦土壤中的水分过足,则很容易引起烂种。所以,我们在豌豆出苗前是切记浇水的。
3、豌豆出苗后及时追肥
在豌豆出苗后及时追肥,能够促进豌豆苗快速生长,更利于豌豆尖发育。而在追肥的同时,可适当增加水分,这样不仅有利于豌豆尖吸收养分,而且还能起到提苗助长的作用。而对于肥料的选择,应以腐熟的人畜粪水为主,原因有三:一是腐熟的人畜粪水属于农家肥的一个种类,同样具有农家肥养分充足、肥效持续时间长等特性;二是人畜粪水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且在浇灌时仍要兑水稀释,水肥结合,追肥效果明显;三是人畜粪水利于土壤、豌豆吸收,不容易出现肥料的流失。
4、豌豆尖采收前进行浇水
在豌豆尖采收前浇水,其目的是为了让豌豆尖吸足水分,防止豌豆尖因光照过强、温度过高而出现干瘪现象,并保证豌豆尖又肥又嫩,提高豌豆尖的食用价值。
5、豌豆尖采收后适时追肥浇水
在豌豆尖采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追肥,其目的是给土壤补充养分,促进分枝发育生长,为下次采收豌豆尖做准备。此外,在豌豆尖采收后施加水肥,有助于延长豌豆尖的采收时间,防止豌豆尖开花、结果。而对于豌豆尖采收后的肥料选择,应以速效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一般来说,我们只需选用尿素兑水浇灌即可。原因有二:一是尿素中的氮含量最高,追肥效果明显;二是尿素兑水后容易被土壤吸收,不易出现浪费现象。
1.
准备豌豆种子5克。
2.
把豌豆种子撒进营养钵里,上面盖一层营养土,浇上水催芽。
3.
三天以后,豌豆苗鸡腿冒出来了。
4.
一周以后,把豌豆苗移栽到菜地里。
5.
按时浇水,施肥,除草,搞好田间管理即可。
6.
成果图
一、品种选择
用于生产豌豆尖的种子要求种皮较厚、颗粒圆大、表面光滑,发芽率、纯度、净度都较高,个人以为云南品种挺好。
二、整地施肥
豌豆根系较弱,宜选择排灌方便、中等肥沃以上的壤土,整地时适当深耕细耙,保持土壤疏松,以利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更好地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逆能力。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
三、播种日期
豌豆播前晒种1~2天,可提高出苗率。豌豆尖适宜生长温度为18~20℃,夏季播种应遮荫降温。播种豌豆尖宜密植栽培,豌豆尖条播行距30厘米,播幅10厘米,每亩用种量15千克为宜。
四、田间管理
豌豆播后覆土1~2厘米,保持土壤湿润,豌豆出苗前切忌浇水,以防烂种,当苗高18~20厘米(约播后1月左右),有8~10片真叶时摘顶尖。第1、第2次采收后分别每亩追尿素10~15千克,并浇足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以促进嫩梢肥大,提高嫩头产量。在豌豆苗生长期间,若雨水多,及时排水,严防田间湿度过大而诱发病害。及时中耕除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豌豆尖的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豌豆尖的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