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冬天马铃薯通常是在秋季即9月~10月种植,应选择阳光充足、土地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地处理,先在土地上播撒有机肥料,稍后进行耕作与施肥。
将马铃薯种子切成约60克的小块,每个块上应留有至少1个“眼”。将种子埋在土壤中,覆盖约5厘米深度,种植间距应在50~60厘米左右。每隔7~10天就要进行一次灌溉,待马铃薯生长至5~7厘米的时候要进行土壤松耕和施肥,以促进其生长和发育。等到马铃薯长到成熟状态,便可以开始进行收获。
将种土豆先切块,切块之后在和沙土或者是湿土按照1:1的比例进行充分的混合。混合完成之后均匀的摊成宽1米,厚度30厘米左右的样子,长度可以根据自己进行催芽的场所确定。摊好之后四周要用湿润的沙子覆盖上7到8厘米。
冬季种植土豆一般都是选10到12月之间,具体要根据所在地区定,确保温度稳定在0度以上才可种植。
种植时选土壤肥沃,松软,方便排水且上茬没有种土豆的地块,避免病虫害。还要施加足够的农家肥。种植前最好先催芽,等出芽之后再入土。冬季入土要稍微深一些,大概10厘米深。种下覆盖薄膜,等出苗后再去膜增加光照。
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播种马铃薯,植株生势旺、病虫害比较少,薯块大、产量较高,而且马铃薯的质量也有较大提高,这个时期种植的马铃薯还原糖含量有所降低。
这表明广东地区,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期间因为气温会有所下降、雨量也比较适中,很适合马铃薯生长,是冬种马铃薯的播种期选择。
南方二作区范围包括南岭,苗岭、武夷山以南的各省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省区,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南方二作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长,温度高,四季不分明,日照时间短,雨水多,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24,无霜期300-365天,属于海洋性气候。
在南方二作区。马铃薯播种的时间是秋播或冬播,秋季于10月下旬播种,12月末至1月初采收;冬种于1月中旬播种,4月中上旬采收。该作区适合对光照不敏感的中晚熟品种。
在南方冬季种植马铃薯需要给马铃薯保温才能保证马铃薯健康生长。据试验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比传统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更能提温保滴,保持土壤结构疏松,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化,改善了田间的小气候,缩短了生育进程,使马铃薯早熟、高产、稳产。
根据个人经验: 楼房内土豆可以放到阴台 最好不要用塑料的包装捂着,可以在下面铺硬纸板防潮 有条件的话,可以营造一个凉室,就是暖气尽量别开的屋子, 楼道里放一个容器,把土豆放楼道 在窗口按一个铁筐,放一个保温盒,把土豆放进去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区,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由于马铃薯易于加工,且加工产业链较长,世界范围内对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的马铃薯播种面积也在逐步扩大。
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做好主要病虫害预防工作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冬季的田间管理主要分虫害防治、病害防治、水分及养分管理,我会在下文中一一进行介绍。
害虫不仅是病毒和有害细菌的携带者,同时虫害会直接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其实有上百种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可能会危害马铃薯,像马铃薯块茎蛾、蚜虫是比较常见的。
马铃薯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
(一)、桃蚜和其他蚜虫
蚜虫是农田里常见的害虫之一,会严重影响土豆的产量。简单来说,蚜虫会通过叶子摄取营养,使叶子的生长受到阻碍并影响整个植株的生长,在田间扩散的速度也是极快的,需要格外注意。
防治方法:
1.未见蚜虫时绝不能给蚜虫繁殖机会,所以一定要清理杂草。保险起见,在马铃薯的生长期,可以使用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喷施防控,这样不仅能隔绝病菌,还能提高马铃薯抗自然灾害能力;
2.如果田间已经有蚜虫出现,可以用杨柳枝将蚜虫引诱到一起后集中喷洒杀虫剂。
(二)、马铃薯块茎蛾
这种害虫在很多地区常有发生,不仅会通过叶子造成植株枯萎,还会侵蚀马铃薯块茎,最终导致马铃薯腐烂。
防治方法:
1.不要在干旱炎热的季节播种马铃薯,干裂的土壤会给这种害虫极大的可乘之机;
2. 在贮藏前要进行仓库清洁,尽可能地消灭藏在各处的虫子,可用生物制剂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处理或者使用杆状细菌;
3.部分植物有驱虫效果,如按树或马缨丹,不过还是建议在储藏室内适量喷洒药物。
(三)、地老虎
地老虎也叫土蚕、切根虫,听其名字就知道这种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这种害虫主要是在贴近地面的地方咬断幼苗,受到危害的幼苗一般不能成活,大多是整棵苗子死掉。幼虫不仅会咬食块茎还会咬食嫩叶,一定注意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杂物是非常关键的,以此降低田间出现地老虎的可能性。
2.在秋冬季对其进行处理,通过深翻地的方式冻死准备越冬的幼虫。
3.如已经出现地老虎,可以利用糖蜜诱杀器和黑光灯、鲜马粪堆、草把等对其进行诱杀。
马铃薯田中还有其他害虫,总的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防治。
1.不给幼虫生长的机会。无论是种植马铃薯还是种植任何农作物,清除田间杂草、杂物都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在根源上不给幼虫生长空间的关键一步。
2.翻地灭虫。尽量在秋、冬两季深翻土地,使幼虫漏于表面,无论是被风干、被冻死还是被天敌捕食,都有明显的铲除效果。
3.注意肥料。如涉及到使用牲畜粪的情况,要注意严禁使用未腐熟的,未腐熟的粪是最有可能招引成虫产卵的。
4.有些害虫趋光,一旦发现有虫,要及时用灯光诱捕成虫,将其集中杀灭,以防止大面积扩散。
5.将百虫粉剂、毒死蜱、辛硫酸等制作毒饵, 掺在炒熟的麦麸中撒在田间,对害虫进行诱杀。
6.如虫害严重,可以用毒死蜱和辛硫酸等专职害虫的化学药剂进行灌根。
马铃薯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晚疫病
晚疫病是马铃薯田中常见的真菌病害,常见的症状是叶尖或叶缘生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也可能是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最严重可致大片甚至全田枯萎。
晚疫病感染很难控制,锁业要在病害发生之前及时预防,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进行防治,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洒。如果植株已经感染晚疫病应当及时清理出田,不然会造成马铃薯块感染。
(二)、早疫病
叶片为主要染病部位,染病部位一般呈圆形黑褐色形态,后续可能会生黑色霉菌也有可能枯死脱落。如块茎染病,同样呈圆形黑褐色形态,皮下呈浅褐色。
在防治方面,建议选择肥沃且有机肥适当的土壤,以提高抗病能力。如果选用的品种本身就是早熟品种,那要在此基础上提前收获。
(三)、癌肿病
病如其名,主要症状是病害部位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小的像菜籽那么大,大的很有可能遍布全身。肿瘤的颜色初期是白色和绿色,会逐渐发展成黑色,也很容易腐烂,一旦发现要及时清理,防治其他薯块被感染。暂时还没有绝对有效防治癌肿病的化学剂。
(四)、卷叶病
这也是马铃薯主要病害的一种,初期的症状正是由前面介绍的蚜虫传播所致。主要的症状是叶片卷曲,感染后的叶片颜色可能是淡黄色、可能是紫色。
系统杀虫剂可以降低病毒蔓延,不过无法防治带毒蚜虫。建议在品种选择上多加注意,尽量种植抗卷叶病毒的品种。
(五)、叶枯病
主要症状表现是,叶片有绿褐色斑点,会逐渐发展成灰褐色或是红褐色死斑,这种病症只要加强管理即可。
及时浇水病配合使用常用的磷、钾肥即可有效防治。如已经发生病害,尽是喷洒主治药剂即可。
除了防治病虫害,水分和养分的管理对马铃薯田也非常重要。
1.水分管理
马铃薯不是耐旱植物,而冬正是干旱少雨的季节,马铃薯的生长期又恰逢此时。建议在2-3月期间每周浇水,将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这个阶段会影响土豆能否量产。
2.养分管理
浇水的同时看情况补充肥料,主要也是以常用些氮、磷、钾肥为主。由于影响马铃薯能否高产的主要是块茎,所以钾肥的需求量偏大,建议追肥时使用钾肥。
想要马铃薯过好冬,虫害防治、病害防治以及水分及养分管理都是要格外注意的,也希望我的回答对您冬季管理马铃薯田有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