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紫苏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紫苏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下面是紫苏种植的最佳方法:
种子处理:将紫苏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12小时,让其吸水膨胀,提高发芽率。然后将种子用纱布包好放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等待发芽。
土壤:紫苏生长喜欢光照充足、排水良好、肥沃松软的土壤。因此,可以选择宜家庭菜园的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为种植基质,同时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
播种与移栽:选定适当的时间,通常在春季或秋季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土表上压实,稍微盖一些土即可。发芽后,保持土壤湿润,约4-6周后还需进行移栽,约每个苗穴放置2-3个幼苗,使各株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
管理:紫苏生长较为快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每2-3周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料。同时,定期修剪枝叶,促进新梢生长,增加产量和品质。注意防治紫苏常见的病虫害,如白粉病、蚜虫等。
总之,紫苏种植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时间和管理方法,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良好的产量品质。
1、种植地选择
紫苏对环境的适应力还是比较强,一般在正常植物都能正常生长的地方,它就能生长的很好,但是如果在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上栽培时,而且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适宜的情况下,它会生长非常旺盛,而且产量和品质也会比较高。
2、种植方式
正常情况下一般采用直播的粉丝,南方和北方播种时间一般有一月的差距,南方播种一般在3月,而北方一般在4月中下旬。直播可以分为垄上播种或者是挖地穴进行播种两种,垄上播种可以在垄面上按照每行间隔50公分左右,挖一条1公分左右的浅沟,再将种子和较细的沙土混在一起撒在沟里,在覆盖一层细土即可。如果是采用地穴播种的发生,需要在垄上按照每行间隔四十公分,每猪间隔二十公分的距离进行栽种。播种后同样覆一层细土,轻轻压实,约6-7天后即可生长出幼苗。
3、田间管理
在幼苗生长到15公分是即可斤移栽了,这时首先要将柔弱幼苗的去除,以及新幼苗的替换,并且栽种的时候一定不要力度太大,这样容易造成根系受损,养分吸收较弱,后期会发生植株大小不一情况发生。同时栽种过密会影响到以后除草工作,所以要注意注意行间距。在定植3月后就进入到生长旺盛期,这时植株对于肥水需求量猛增,需要注意意及时的给植株进行浇水和添加肥料的工作。
4、采收
紫苏在采收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它的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采收时间和方式,嫩叶在长出来之后随时的进行采摘,最好是在嫩叶时间早些摘下。籽粒一般在10月左右,用镰刀割下来之后,经晾晒脱粒后再进行售卖。而作为药材的话,一定要选择在阳光较好时收割,及时晾晒以免霉变。而中间的紫苏梗,要等到果穗长出来后再收割,置于阴凉处蒸发水分,就可以进行储藏或者是上市售卖了。
1、土壤条件
紫苏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种植时最适合的土壤为排水性好的沙性土,切忌使用粘重土以及盐碱性过重的土壤,而且种植地要达到背风向阳、地形平坦、土质松软的要求。
2、合理浇水
紫苏生长期对于水分的需求较大,此时要每天为其浇2次水,浇水时间以清晨或傍晚为宜,当空气过于干燥时,要经常向地块中喷洒水雾以增湿,最好保持70-80的空气湿度。
3、充分见光
紫苏喜光,在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叶片的着色,种植时最好不要选择有树荫遮挡的位置,夏季光照强烈时,需要为其遮光30%,以免叶片被灼伤后影响品质。
4、注意事项
紫苏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锈病和小青虫,锈病可以通过50%托布津1500倍加以防治,连续喷施2次即可有效缓解,而小青虫则用敌敌畏溶液进行喷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紫苏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紫苏种植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