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莴笋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莴笋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播种管理
首先将床面耙平,种子均匀播撒,播种后覆盖塑料薄膜。当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莴笋幼苗出土时,薄膜可移除。
2.苗期管理
播种后保持床温在20至25℃,苗床表面保持湿润,当幼苗刚出土时,应及时除去边缘表面的覆盖物,以防止下胚轴过度伸长而形成高幼苗。如果温度过高,应适当遮阳。
3.整地施肥
选择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地块进行栽种,施足基肥,肥后,翻25厘米深,然后平整成1米或2米宽的床。多雨地区还要注意深沟排水。
4.温度调节
莴苣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1 ~ 18℃。当温度超过20℃时,它会被提前矮化、过度生长和抽苔。莴苣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可以通过揭开草帘、通风等措施来调节。
5.水肥管理
种植后,应及时浇足稳根水,检查补苗。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莲座期应控水促进根系生长,嫩茎膨大期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莴笋栽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季节性来进行合理追肥,比如春莴笋追肥原则就是多次量少,一般定植后就可以进行第一次追肥,定植后的半个月左右可以进行第二次,追肥的肥料通常也以农家肥为主。
6.采收
分期采收的,可掐去顶端生长点和花蕾促使营养回流,使茎肥大,以防“窜"苗或空心。
整地
莴苣根系较弱,耐旱力弱,应选择土质疏松保水保肥的土壤。定植前耕翻15-21厘米,结合施腐熟好的有机肥,耙细、整平。定植前7-8天沟灌一次透水,3-4天后覆盖地膜,需拉紧铺平,使膜和地面贴紧,四周用土压严。
水分管理
幼苗期的土壤不宜干燥也不能太湿,以防止幼苗老化或徒长。莲座期适当控制水分,促进莲座叶发育充实。借球期水分供应要充足,水分少会使叶球小且产生苦味,结球后期水分不宜过多,以免球部开裂和发生软腐病。
施肥管理
莴苣苗主根其苗后易拔断,可产生大量侧根,栽后容易成活。定植要浇2-3天的定根水提高成活力。茎用莴苣定植前要结合翻土整畦施足基肥。幼苗期至莴苣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时每3-5天浇灌一次“跑马水”,苗的生长后期不宜过多肥水,以防止徒长。莴苣开始膨大期施肥应从浓到稀。施肥过浓易导致其基部开裂,引起腐烂。
)在选择苗床时,一般可以选择地势高燥且排水良好的地块,而且还需要结合整地施入复合肥500kg/亩作为基肥。
(2)在选择定植地块时,应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壤土,并结合深翻施入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kg/亩,整平后再作畦。
1、整地施肥。莴笋是浅根系植物,其根系对水肥的吸收速度慢,因此在栽种时,需要选择质地松软、排水优良、干燥的砂质土壤作为种植地,并且对土壤进行深翻细耕,并在上方覆盖一层遮盖物准备栽种。
1、育苗移栽
莴笋一般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相对于直播来讲,这种方式更节省时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尤其是对于霜期较长的地区来说,育苗完全可以在室内进行,当室外温度达到适宜莴笋生长的条件的时候,将莴笋移栽出去。
这样一来,时间可以全部用在长叶子和茎上,收获自然也就更多。
2、充足的底肥
任何蔬菜都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生长的好,莴笋自然也不例外。这其中,充足的底肥就显得尤为重要。莴笋的生长主要是以底肥为主,底肥可以使用完全腐熟的各种粪肥以及自己制作的堆肥。或者是使用购买的其它各种有机的缓释肥。

3、移栽定植
当莴笋长出四片真叶,且室外最低温度达到4-5度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栽了。移栽时的间距应该是在25厘米左右为宜。
莴笋属于喜凉作物,甚至能够忍耐短时间的0度左右的低温。但是如果温度达到25度以上的时候,莴笋就比较容易出现抽薹、开花的情况了。因此,莴笋的移栽时间不宜过晚,夏季的时候,可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遮阳、降温。
4、追肥
莴笋在移栽后2-4周可以开始追肥,追肥的方法应该是薄肥勤施。前期追的是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的肥料。后期则是以钾肥为主,氮肥磷肥为辅的有机肥料。如果觉得麻烦,可以选择那种氮磷钾比较均衡的肥料。
追肥时如果使用的是液体肥,那么每隔1-2周施肥一次。如果是颗粒肥,那么每隔2-4周施肥一次。施肥不宜过勤,注意控制肥量。

5、防止抽薹
我们知道,造成抽薹的两个最主要的条件就是高温+长日照。在夏天我们可以使用遮阳网,减少光照和降低温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防止抽薹的。
如果出现了抽薹的情况,也不用着急,我们可以将花薹摘掉,促进茎继续生长。
6、分批种植
为了可以达到不断采收不断收获的目的,在种植莴笋的时候,可以分批进行,也就是不断的育苗移栽。每隔2周种植一次,这样可以做到春夏秋三个季节都有莴笋收获,对于生活在气候比较温暖地区的朋友来说,甚至可以说没做到一年四季都能收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莴笋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莴笋种植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