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麦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苗期管理重在保证全苗,培育壮苗。燕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漏种和缺苗断垄时要及时补种。出苗数较多,应及早间苗定苗。浅锄1至2次,浅锄不仅能锄草,而且能提高地温,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达到防旱保墒之目的。
2、圆锥花序,有紧穗型、侧散型与周散型 3种。普通栽培燕麦多为周散型,东方燕麦多为侧散型。分枝上着生10~75个小穗;每一小穗有两片稃片,内生小花1~3朵,也偶有4朵者,裸燕麦则有2~7朵。自花传粉,异交率低。除裸燕麦外,子粒都紧包在内、外稃之间。
3、燕麦的栽培技术:苗期管理:苗期管理重在保证全苗,培育壮苗。燕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漏种和缺苗断垄时要及时补种。出苗数较多,应及早间苗定苗。浅锄1-2次,浅锄不仅能锄草,而且能提高地温,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达到防旱保墒之目的。
4、燕麦抽穗前需肥量较大,在燕麦抽穗前追肥是保证燕麦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满足燕麦抽穗期对养分的需要,应在燕麦抽穗前尽早追施一次叶面肥,追肥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对燕麦产生严重生理障碍。可以按照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g,兑水1000倍后进行喷施。喷施应在晴天的下午或阴天进行。能起到补磷补钾的双层作用。
5、播种技术种子处理燕麦在播种前需新增一个晴朗无风的环境,将种子摊2-3厘米厚,晒种3-5天,这样能促进种子早萌发,提高发芽率,提前出苗。还能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减少病害。
6、燕麦的人工栽培技术要点是:燕麦栽培在整地等方面与披碱草和老芒麦等相似。播种量一般种子田15-15公斤;收草田15-15公斤。畜圈内种草青燕麦,播量减半。如用作老芒麦的保护作物播种时,每亩播量为7-8公斤。与箭舌豌豆混播的比例为6:4。播种深度3-4厘米。
1、选择地块: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养分丰富、土壤结构疏松的壤土。整地施肥:将翻耕后的土壤耙平,并施入腐熟的动物粪便。适时播种:把燕麦草种子均匀撒播在沟中。田间管理:在抽穗前要尽早追施一次叶面肥。
2、燕麦草忌连作,在南方可春播(3月)也可秋播(9月),北方则多为春播(4月),用于短期草地(利用2-3年),燕麦草以春播为主,每亩可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通常从4月上旬开始至6月上旬结束。燕麦草单播播种量10-15千克/亩,青刈燕麦草可适当密植,播种量增加20-30%。
3、飞燕草的生长期宜干湿交替浇水,花期宜多浇水,避免土壤过干;雨季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当植物换盆时,可以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在旺盛的生长期,他们半个月可以施用一次腐饼肥。花期可多施磷钾肥,促进开花。矮化竖立 为控制飞燕草的株高,春季盆栽后每2周施用0.5%多效唑。
4、用新鲜种于播种,可提高保苗率。燕麦草的栽培方法轮作燕麦忌连作,可与马铃薯、豌豆、甘薯、玉米、高粱、花生、甜菜等作物轮作。
选种以及种子处理 要选择潜力大、品质比较好、抗倒伏的燕麦品种。精选出种子以后,要剔除掉瘦长的种子、去除掉杂质,留下优质的种子。在燕麦播种之前要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搅拌均匀,这样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温度 燕麦的生长对温度有较大要求,燕麦适宜生长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但是温度却不能太低。
燕麦对土壤要求不高,并且燕麦的生长期稍短,一般是90多天,施尽了基肥和施肥料以后可以不常常增加化肥。燕麦是耐旱作物,多见旱地农业,总结起来燕麦是比较合适栽种的。燕麦的营养成分和美容护肤使用价值都非常高,如果你动心了,可以咨询大家开展全面的了解。
燕麦的谷粒供磨面食用,或作饲料,营养价值高。(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1])中文名 燕麦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快速 导航 主要品种生长环境分布范围生长习性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病虫防治主要价值食物营养成分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2]。须根较坚韧。
选土整地 燕麦适应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在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就可生长。但燕麦忌连作,否则病虫害较严重,不利于种植。选好土后,要深翻土壤,以起到保墒的作用,从而提高播种成活率。
燕麦种植条件温度条件:燕麦不是很耐寒,喜欢凉爽的气候环境,比较适宜在温带的北部地区种植,它的种子在2-4度的环境中就可以发芽。水分条件:燕麦的种子在发芽的时候需要的水分较多,大概相当于自身中百分之六十五的水分,它的蒸腾量较大,所以水分的消耗也大。
燕麦的种植方法 选地:燕麦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点,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但为了保证燕麦的产量还是应该选择土壤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平原地区。燕麦不适宜连作,否则容易造成严重的病虫害,生成很多杂草,影响产量。整地。
燕麦对土壤的要求其实不是很大,只要周围环境适宜,并且有一定的种植技术,燕麦在任何土壤上都可以正常生长。但是想要种植出高产高质的燕麦,还是要尽量选择腐殖质充足的土壤,让燕麦种子有充足营养吸收,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保证幼苗的健壮生长。
1、沈农燕麦二号的栽培适应性广泛,适合在瘠薄和沙土地块上种植。播种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3月中旬至下旬,此时的播种量为每公顷180千克。推荐的行距有两种选择,分别为15厘米和20厘米,目标穗数为每公顷200万穗。在施肥方面,对于氮、磷、钾的使用有明确的指导。
2、值得注意的是,沈农燕麦二号并非转基因品种,这保证了其纯天然的特性,对于那些注重食品安全和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者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沈农燕麦二号凭借其优良的遗传特性和适应性,有望在燕麦种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农业生产带来可观的效益。
3、沈农燕麦二号是一种中熟作物,其生育期大约为80天左右,从出苗到成熟。该品种的幼苗生长稳定,呈现出深绿色,植株形态紧凑,叶子挺立,高度在100至115厘米之间。茎秆坚韧,穗型呈周散型,穗串短小,主穗上通常有21到34个铃,每个铃含有50到72粒种子,单粒重量在03至49克之间,千粒重约为24克。
4、沈农265栽培技术要点概述: 育苗插秧:采用育苗灵或浸种剂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推荐适时早播和稀播。旱育苗每米播种干籽150~200克,盘育苗每盘播种50~75克。沈阳、鞍山地区适宜在5月中旬进行插秧,行株距设置为30厘米×13厘米,每穴种植2~3株。
1、播种技术种子处理燕麦在播种前需新增一个晴朗无风的环境,将种子摊2-3厘米厚,晒种3-5天,这样能促进种子早萌发,提高发芽率,提前出苗。还能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减少病害。
2、种子处理 播种前,燕麦需要增加一个阳光充足、无风的环境。将种子铺2-3cm厚,晾干3-5天,可促进种子的早期萌发,提高发芽率和出苗早。它还可以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体,减少病害。播期法 早春最佳播种期在清明前后,最迟不能超过谷雨。播种时应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开沟播种。
3、还需要挑选疏松肥沃、湿润透气和阳光充足且排水性和通风性比较好的地方种植,这样的地方种植可以有效的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在播种的时候需要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土壤上,在种子的表面覆盖上薄薄的一层土壤,再浇上少量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