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党参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党参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科学种植党参:党参种子育苗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都可定植。以春季4月上、中旬定植为好。在已作好的垄上开沟,深约5厘米,将参根顺垄斜放(参头一端稍高)于沟内,株距约10厘米,覆土约5厘米。 覆土不宜过浅,因春早,幼苗易枯干死亡。栽后要及时镇压保墒。此外,党参定植也有采用畦栽的。栽植株数较多,能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此外党参的育苗定植也有待参苗生长一年后再进行移栽。多在10月中旬或3月中旬进行。先深翻地,施足基肥,然后按行距25厘米开15~20厘米深的沟,按株距10厘米将苗斜放沟内,盖土5厘米压紧并适量浇水。
党参自己能种植,只要气候环境适合就能种。党参是草本科植物,喜欢阳光,泥土湿润,党参是攀爬植物,有足够的阳光,适当施肥,保持泥土湿润。就能生生长茂盛,党参是很好的中药材,平时拿来煲汤,煮粥,都是不错的药材,党参还是很好很好的观赏植物。
党参,适合生长在中国北方地区海拔1560~3100米的山地林边及灌丛中。党参,又名辽参,因其故乡在山西上党而得名。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人工栽培环境,需选半阴半阳坡,离水源近,无地下害虫和宿根草的山坡地和二荒地。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宜。党参繁殖要用新种子,发芽率85%,隔年种子发芽率很低,甚至无发芽能力。播种期分春、夏、秋,其中以夏秋播为好。党参长至3年后,即可收获,但年限愈久,支头愈大。故至6~7年时,收获最为适宜。
答:可以,还胜过种植在山坡林源半阴半阳的坡地。在平原地区与低海拔地区种植,如果管理得当,保持土地肥沃,可缩短采挖时间1年左右。比如在陕西西南部、四川西北部及甘肃南部种植的素花党参,一般从播种至收获需要3-5年。
谁知道党参的栽培技术是什么?
党参是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为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党参又叫潞党、西党、条党、东党、白党,因为党参原产于山西上党,根形如参,因此叫党参。白党是我们贵州的地道药材之一,党参属于补养药,具有补虚扶弱作用,价廉物美,一般情况下都以党参替代人参,国内各地栽培比较普遍,怎样栽培党参呢?
一、种植地块的选择、整地和施肥
党参的根深,栽培党参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好,在秋末冬初深翻土地,捡去石块、树根等杂物,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500—5000公斤,然后将土地耙平做畦,一般畦宽130厘米左右,周围开30厘米宽的排水沟。
二、种子处理
选择两年生的党参栽培地,在8—10月份时当党参果实呈现黄白色、种子浅褐色时就采收。补助前将种子用40—45℃的温水浸泡,一边搅动温水一边放进种子,恶化不停地搅动,直到温水冷却,再浸泡5分钟左右,将处理好的种子装进纱布袋内,再水洗几次,最后将这个纱布袋放在砂堆上,每隔3—4个小时用15℃左右的清水淋一次,这样经过5—6天,种子膨胀裂口时就可以播种了。
三、播种育苗
在准备好的畦面上浇水后撒播,然后覆盖详、细泥土0.5厘米左右,再搭塑料矮棚保温保湿,以加快种子发芽,当幼苗长出3片真叶后就撤除塑料矮棚。党参幼苗时期生长缓慢,要注意松土除草,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当苗高6厘米左右时就要进行间苗,株距10厘米、行距20厘米,幼苗生长一年后就可以移栽,每亩用种子1—1.5公斤。
四、移栽
春播的党参苗可以在当年秋季或者第二年春季移栽。南方地区可以选择春季或者秋季移栽,北方等气候寒冷的地区选择在春季移栽。春季移栽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党参芽苞萌发前进行移栽。秋季移栽在10月中下旬当地上部分叶枯萎后进行。以春季移栽效果比较好。栽培党参的地块要翻耕,施足底肥,并且按照120厘米的宽度作畦,在畦上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15厘米栽培,栽培时将党参苗斜放在沟内,使根头抬起,根梢伸直,再施入腐熟的农家肥,覆盖泥土并压实。
五、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党参幼苗长出两片嫩叶时就开始松土除草,保持苗地没有杂草,松土宜浅,避免伤根,当藤叶封行后就停止中耕除草。
施肥:在移栽地党参封行或者搭架前,每亩施人畜粪水1000公斤,施肥后进行培土,以后藤叶封行后就不追肥了。
排灌水:党参幼苗移栽后要注意浇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植株烂根,当苗高15厘米以上时要适当控制浇水,避免徒长。
搭架:当苗高30厘米时就要搭支架,使党参藤蔓缠绕在支架上生长,搭架是提高党参产量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六、采收
党参栽培两年后就可以采收,在秋季当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最好,挖前割去疼蔓,再小心挖起根部,注意不要损伤党参的根,以免影响党参质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党参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党参种植技术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