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豆角的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豆角的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播种育苗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豆角采用高温“籽”播种,多采用直播,大棚内实行育苗移栽法,可保护根系不受损伤。育苗期要根据前茬蔬菜的拔秧期推算,苗龄一般为20—25天,一般在冬至前后育苗。
二、间苗定苗
合理密植是豆角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出苗率不高的情况下,应及时查苗补缺。豆角的间苗定苗应在出苗后4-5天内进行,以减少断根,提高移苗成活率。
三、整枝引蔓
幼苗长至30-40厘米时应及时搭架引蔓,应搭人字型支架。引蔓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10时以后进行,以减少断蔓。豆角主要靠主蔓结荚,因此,应将主蔓花序以下的侧枝摘去,以增加主蔓的花序数及其结荚数,提高豆角产量。当植株生长过旺,影响通风透光时,应适当摘除基部老叶、病叶,减少病害发生。
四、合理施肥
豆角不耐肥,偏施氮肥易引起徒长,喜磷钾肥,因此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钾肥,对防止豆角徒长、增加产量有较好的促进的作用。
1.施足基肥:多用腐熟农家肥和复合肥、过磷酸钙混施。
2.轻施提苗肥:豆角在开花结荚前需肥较少,可于出苗后5-7天亩施淡粪尿水一次,促进幼苗生长,以后至开花结荚前可视具体苗情追施粪尿水一次。
3.重施结荚肥:豆角开花结荚期对磷钾肥需求较多,在开花前3-4天追施复合肥、过磷酸钙、钾肥,可促进开花结荚。在豆荚生长盛期间,应再追施复合肥一次。盛荚期后,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施人粪尿水,促进翻花,延长采收期。
五、水分管理
豆角全生育期对水分需求逐渐增加,前期尤其是幼苗期需水较少,畦面积水易引起烂根、死苗,开花结荚后,需水增多,应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淋水或灌水,以减少落花,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
六、病虫防治
1.主要病害防治:锈病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敌力脱乳油防治;叶斑病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枯萎病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淋施灌根防治;煤霉病用可杀得可湿性粉剂或杀毒矾可湿性粉剂防治。
2.主要虫害防治:豆荚螟用晶体敌百虫、杀螟松乳油或苏云金杆菌(Bt)防治;豆蚜用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或吡虫啉防治;潜叶蝇用乐斯本乳油或马拉硫磷乳油防治。
七、适时采收
豆角开花结荚时间短,一般幼荚生长10-12天即可采收,采收以豆角饱满、种子刚刚显露时为标准。采收太早,产量降低,采收太迟,易造成豆荚纤维化,导致品质下降,影响销售。
1、种植时间:露地种植长豆角要在2-3月份、5-8月份、9-10月份进行。
2、整地播种:翻耕土壤后施入农家肥,然后将种子穴播在田地中。
3、水肥管理:栽种后浇灌定根水,生长期施加土杂肥。
4、搭架绑蔓:搭建人字形支架,利用麻绳引蔓。
第一个小技巧是选用适宜的品种。豆角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的生长条件和性状特点也有所不同。在选择品种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环境和需求来确定。如果您的种植环境比较寒冷,可以选择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如果您希望豆角口感更好,可以选择细嫩多汁的品种。此外,还可以考虑一些高产品种,以增加收获量。
第二个小技巧是合理施肥。施肥是豆角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在种植豆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有机肥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改进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化肥则可以提供一些特定元素,满足豆角的特殊需求。施肥的时间和方法也需要注意,一般可以在豆角结荚期前进行追肥,每隔10-15天施一次,适量施用即可。
第三个小技巧是合理管理。豆角的管理包括浇水、修剪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浇水是豆角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豆角的根系比较发达,所以需要适量多次地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修剪的目的是促进分蘖和新枝的生长,可以适时修剪掉一些老叶和过密的枝条,促进光照和通风。防治病虫害方面,我们可以采用有机的防治方法,如利用生物农药和天敌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除以上3个小技巧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需要我们关注。比如,在豆角结荚期时,可以适时为豆角结托,增加通风和光照,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同时,在收获豆角时,要尽量采取捧花葛的方式进行,不要用力拉拽,以免对豆角的生长环节造成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豆角的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豆角的种植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