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种植技术,黄芪的种植技术和施肥方法

2025-03-15 09:14:07 首页 >  种植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芪的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黄芪的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芪的种植方法及条件?

黄芪是一种中草药,其种植方法和条件如下:

黄芪的种植技术,黄芪的种植技术和施肥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土壤:黄芪适合在肥沃、疏松、湿润的土壤中种植。土壤PH值应在6.5-7.5之间。

2. 光照条件:黄芪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日照时间至少应达到6-8小时。

3. 温度要求:黄芪喜欢温暖的气候,毛茸茸的叶片有助于保护植物免受寒冷气候的伤害。种植温度应在10-25摄氏度之间。

4. 种子处理:黄芪的种子种植前最好进行种子处理。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使用硫酸浸泡法,将种子浸泡在0.1%-0.2%的稀硫酸中,浸泡12-24小时,然后取出晾干。

5. 播种和育苗:把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或育苗培养箱中,用肥沃的土壤覆盖种子,然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适宜的温度可促进种子发芽。

6. 移植和管理:黄芪苗期一般需要3-4个月,当苗木长到约10厘米高时,可以移植到固定的种植床或花盆中。每株黄芪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保持土壤的湿润,并定期除草和松土。

7. 肥料施用:黄芪生长期需要较多的养分。在生长季节,可每隔30-40天施用一次有机肥或复合肥。

8.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黄芪植株,并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9. 收获和储存:黄芪的根部通常需要种植3-4年才能收获。在收获时,将黄芪根部挖出,清洗干净,晾干后储存。

以上是黄芪的基本种植方法和条件,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地理条件可能会有所差异,建议参考当地的种植经验和专业指导。

1、选择场地

黄芪适合生长在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地中,栽种时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向阳通风的场地,并且要深耕土壤,然后向其中混合过磷酸钙等有机肥,为黄芪提供肥沃的生长环境。

2、催芽处理

种植黄芪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挑选籽粒饱满、完全生长成熟的黄芪种子,浸泡在温水中,再等待六到八小时的时间,直到种子涨裂后,即可将其取出,和沙子搅拌均匀,放在阴凉处催芽。

3、进行播种

在黄芪种子长出幼芽后,就要在田地中挖出行距为二十厘米的浅沟,然后采取条播的方法,将发芽的黄芪种子播撒在浅沟中,栽种后要在表面覆盖一层细土,再为其浇灌一次水分,促使种子尽快适应环境。

4、田间管理

黄芪处于幼苗期时,田间会长出较多的杂草,和幼苗争夺营养,导致其生长不良,此时要购买氟乐灵药剂,将其兑水稀释后,直接喷洒在田间,就能将杂草全部清除,让黄芪幼苗健康生长。

黄芪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按照正常市场价,黄芪亩收益2000元左右,高于马铃薯、葵花等传统农作物1000元左右 。

黄芪,播前结合整地亩施农肥3000—4000kg,磷肥25—30kg,耙耱平整后起垄,垄宽40—45cm,垄高15—20 cm,行距40—45 cm。种子处理黄芪种皮坚硬,播后不易发芽,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浸于50℃温水中搅动,待水温下降后浸泡24小时,涝出洗净摊在湿毛巾上,再盖一块湿布催芽,待裂嘴出芽后播种。也可以种子中播入2倍的河沙搓揉,擦伤种皮,也能迅速发芽。用70—80%硫酸浸泡种子3—5min后,迅速置流水中冲洗,洗净种子后稍干即播种,发芽率达90%以上。播种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4—15℃,春播于3—4月份,秋播于10月上中旬。条播,在垄面上开1.5—2 cm浅沟2条,将种子均匀撒入沟里,覆土将种子盖严。随即在两垄沟的沟田灌水,保持土壤湿润。15天即出苗。平畦种植也可以,但发病较多,根形不如垄栽的好。生产上常用育苗移栽,将直播苗在春季,按20×40 cm的株行距边起边栽,沟深10—15 cm,将苗顺放于沟内,播后覆土,亩用苗1.5万株左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芪的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芪的种植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