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棚茄子种植管理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棚茄子种植管理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定植前7~10天,对茄苗进行低温炼苗,使其适应早春大棚内温度低、昼夜温差大的环境。当棚温不低于10℃,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选晴天上午定植。定植后最好进行小拱棚等多层覆盖。门茄采收后外界气温升高,要加大通风,通风的时间应适当提前,通风口由小到大。外界夜温达15℃以上时,昼夜通风,当外界温度稳定在22℃以上时,可逐渐拆去棚膜或只留顶膜,并在棚膜上覆盖遮阳网。要及时去掉根茄以下的老叶及腋芽。在四门斗后,有些地区在“八面风”现大蕾后,在花蕾上部留2~3片叶摘心,有利于早熟、丰产和上部果实膨大,并及时摘除腋芽,中后期摘掉下部病、老、黄叶,以利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果实生长发育。春大棚茄子定植早,气温常低于15℃以下,加之光照不足,易引起落花落蕾和形成畸形果。在开花时采用30~40毫克/千克的2,4-D溶液或40~50毫克/千克的番茄灵溶液用毛笔涂抹在花萼或花柄上,可防止落花,促进果实膨大。施用保花保果剂,可在药液里加入1%的速克灵或1%百菌清,对果实的灰霉病、菌核病、绵疫病有一定防效。
常规方法:播种前1个月准备好营养土。田土从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中选取,敲碎、过筛。按田土70%、腐熟有机肥30%的比例配制,加入0.1%三元复合肥,每1立方米营养土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配制成营养土。播前苗床铺厚3~5厘米的营养土,浇足底水,将种子拌细沙后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后覆土,覆盖遮阳网。
穴盘育苗:选用50孔或72孔规格穴盘。用专用基质装盘,刮平盘面,用盘底按压基质表面,形成深1厘米的播种孔,浇透底水。机械或人工播种,1孔1粒,播后用蛭石或基质盖籽至与穴盘表面相平。然后将穴盘移入苗床,横向摆放整齐,四周覆土,浇透底水,覆盖遮阳网,以降温保湿。
家里房子后面有一片菜园,基本上各个季节的蔬菜都会种,就是为了自己吃方便,现在快要到清明了,一般在清明之后就差不多要开始种茄子了苗了,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种菜基本不用什么肥料,那时候家里有养猪和鸡,一般都是用农家肥,还有人的粪尿,那时候茄子长的都是又大又嫩,现在科技发达了,种植技术要求也高了,单一的农家肥料有时候满足不了蔬菜的所有养分需求,特别是大棚种植,环境和种植时间都发生了改变,所以大棚种植对肥料的要求更高了,特别是对底肥的需要,那大棚种植茄子的话,该怎么施底肥呢?
现在大棚种植一般都化学肥料为主,农家肥辅助的施肥方式,而对于底肥的话,最好是使用农家肥最好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肥料必须要充分腐熟,避免因为使用没有腐熟的农家肥而烧伤茄子苗,从而使茄子造成减产。所以在施用底肥之前一定要保证有发酵好,其次也可以用有机肥当底肥施用。
同时,施用底肥的量还要看土壤的土质怎么样,一般大棚种植的话,土质要求要透气性好,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高,一般高肥力土壤上要求氮肥总用量30%左右底施,中、低肥力土壤则有50%~70%的氮肥作为底肥,而磷、钾肥及微肥尽可能一次全部底施。
另外,底肥的施放深度也是有要求的,一般底肥应施到整个耕层之内,即15~20厘米的深度,对于有机肥、氮肥、钾肥、微肥,可以混合后均匀地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做到肥料与全耕层土壤均匀混合,以利于作物不同根系层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其次,由于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而失去有效性,所以在底施时应分上下两层施用,即下层施至15~20厘米的深度,上层施至5厘米左右的深度,上层主要满足作物苗期对磷的需求,下层供应作物生长中、后期的磷素营养。最后,底肥对茄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前期底肥的施用一定要适量适当,同时也要注意在施完底肥后要注意浇水,使底肥被茄子苗吸收。大棚种植对肥力的要求占到大部分,所以不管是底肥,还是后期茄子成长的各个时期需要的肥料,都要及时的施肥,确保茄子长的又大,营养又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棚茄子种植管理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棚茄子种植管理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