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种植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种植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立体种植就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植(养殖)方式,简单的例子就是“稻-萍-鱼”种养结合。广义来说立体种植也可以理解成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养殖)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
典型的例子应该就是中国传统的“四位一体”的庭院农业模型(例如:将鸡、猪、沼、菜等生物组分整合成一个生态微循环系统)。
关于立体农业这一学术名词,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mith教授曾概括为:立体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目前我国有关立体农业的定义大体有以下3种表述:
狭义的立体农业
仅指立体种植而言,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据不同果园种草
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秆与矮秆、富光与耐荫、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豆科与禾本科,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空差,合理地实行科学的间种、套种、混种、复种、轮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
中义的立体农业
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体种植、立体
立体农业(3张)
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 [1]
广义的立体农业
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系统,它包括农业的广度,即生物功能维;农业的深度,即资源开发功能维;农业的高度,即经济增值维。它不是通常直观的立体农业,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与当前“循环经济”的概念相似。
上述3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立体农业进行理论尝试,都是对传统平面农业单作的扬弃。第一种概念的边界只限于立体多层种植,是农作物轮作、间作、套作在现代农业技术下的延伸和发展,
种植效益
1、种植成本:包括菌种、场地租金、人工、水电、农药等费用,每亩种植成本在4万左右。
2、种植利润:每亩大约能产1000斤灵芝,按市场价格80元/斤,每亩收益在8万左右,除去成本每亩纯利润在4万左右。
一、栽培时间
灵芝最适宜的栽培期为4月10日至5月10日,5月20日后陆续开袋出芝。每年6-7月是梅雨季节,因此,要确保6月10日前全部开袋出芝,让灵芝子实体生长能处于一个高温高湿环境,从而取得高产稳产。
二、配制养料
1、栽培灵芝的培养料要特别新鲜、干燥。新鲜培养料的营养丰富,杂菌含量少,有利于菌丝的萌发,抑制杂菌的生长。
2、养料配方一:棉籽皮79%,麦麸约20%,蔗糖1%,拌料含水量60%-65%。
3、养料配方二:玉米轴渣50%,杂木屑约30%,麦麸约20%,拌料含水量60%-65%。
4、养料配方三:稻草粉45%,杂木屑约30%,麦麸(或米糠)约25%,拌料含水量60%-65%养料配方四:杂木屑约75%,麦麸约25%,硫酸铵约0.2%,拌料含水量70%。
三、装袋
将每个塑料袋中装入养料大约1千克,装袋一定要装结实,装完后将袋口扎紧熔封,然后进行灭菌处理,将菌袋放入灭菌室中,将温度升高到100℃,一直维持大约10到12个小时,然后等其自然冷却。
四、接种发菌
1、菌袋温度降到30℃时将菌种种入,在菌袋上打上孔,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灵芝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对于用塑料绳扎口的菌袋,待菌丝封面后,必须在菌袋两头扎微孔通气。
2、灵芝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求灵芝房的空气湿度为85%-95%,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湿度太低会使灵芝子僵化不发,实体瘦小,子实体形成初期的水分管理以地面、床架、墙壁、空间喷水为主。
3、当灵芝菌盖直径大于3厘米后,要随着通风量的加大,增加喷水次数,直接向灵芝喷洒即可,每天3-4次。
五、采收
培养45-60天后,菌袋表面出现黄色或白色的凸起疙瘩块,就可以出菇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种植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种植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