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棚韭菜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棚韭菜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适宜它生长的温度是在25度左右,因此盆栽种植的时候建议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要选口径大的花盆。土壤最好是肥沃且排水性能好的。
栽种时可先育苗再移栽,这样方便管理。
直接将种子撒下就行,等小苗长势稳定后就移栽处理。
注意移栽时不要伤根,每簇之间要间隔开,栽后及时浇透水,小苗很快就可恢复生长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大棚韭菜种植技术:
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韭菜品种,如铁丝苗、791韭菜等。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2.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春季播种一般在3-4月,秋季播种在9-10月。
3. 土壤准备: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将土壤深翻,施足底肥,底肥可以选择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复合肥。
4. 播种方法: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然后覆盖1-2厘米厚的土壤,轻轻压实。播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 田间管理:在韭菜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中耕除草,减少杂草对养分的竞争。在韭菜生长到15-20厘米时,要进行第一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在收割韭菜后,要再次追肥,以促进韭菜的生长。
6. 浇水管理:韭菜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播种后要保证土壤湿润。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避免土壤过于干燥影响韭菜生长。在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造成根部腐烂。
7. 病虫害防治:韭菜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如韭蛆、灰霉病等。要及时观察韭菜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清除病株等。
8. 收割:韭菜播种后约60-80天即可收割第一茬。收割时,不要割得太低,以免影响韭菜的生长。每次收割后,都要进行追肥和灌溉,促进韭菜生长。
大棚韭菜种植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点进行具体的调整。通过采用这些种植技术,可以提高韭菜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种植效益。
1、韭菜地的选择。大棚韭菜的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灌溉条件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畦面建成南北向,畦宽1.5米,沟宽0.6米,长30-40米,每2畦搭建一座大棚。
2、培育茁壮的根株,是高产高效益的基础。 冬季生产韭菜养根技术措施与休眠后扣温室韭菜最大的区别是粪大水勤,促其迅速生长,多累积养分,培养粗壮的根株。
3、扣膜适期应在当地初霜前。扣早了生长迅速,产量高峰来得早,容易早衰;扣晚了在露地遭受低温冷害,容易引起叶尖腐烂,同时一旦韭菜转入被动休眠,扣膜后生长缓慢。
4、扣膜后的管理与收割。一般扣膜前可浅割一刀,收割后立即扣膜,这样便于操作。若韭菜尚未达到收割标准,为防止冻害应先扣膜,但必须仔细操作,防止损伤韭菜植株。扣膜初期,室内气温较高,必须加强通风,防止徒长,一般保持白天不超过25℃。随着外温下降,逐渐缩小放风量,保持白天20~25℃,夜间5~10℃。以后随着外温下降,夜间加盖草苫、纸被,并早盖晚揭,加强保温性能。
冬季生产韭菜扣膜后仍需追肥浇水。一般株高10厘米左右时,在行间每亩追施硫铵40~50公斤,培垄浇水,株高20厘米时,再培一次垄。收割前2~3天浇水。每次水后必须加强放风排湿但要注意防止遭受冻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棚韭菜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棚韭菜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