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连的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黄连的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连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在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中种植,并且土壤要蓬松,排水性要好。另外选择的地块阳光不要过强。
因为黄连一般种植在山地,所以在栽种之前要进行熏土,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土层翻起10公分,将土中的石块,树木残枝等扔掉,再将枯叶枯草与没有杂物的表层土壤混合,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并且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在熏土完成后,再翻地一次,深度在15公分左右。再在每亩地使用4吨的农家肥。
黄连的种植方法主要有两种:林间栽连和田间露地播种。
林间栽连是在林下种植黄连,采用自然林或人工林栽连。自然林阴蔽,应选荫蔽度良好的矮生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也可选常绿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人工林阴蔽,选平坝或坡度较小的荒山或二荒山,按行株距1.5~1.7米栽上松杉树与白麻桑或红麻桑等灌木,按一行松杉树(乔木),一行麻桑树(灌木)间隔栽种。种植4~5年后当树冠封林后便可开沟作厢栽黄连。
田间露地播种是将种子直接播种在畦上,大粒种子或大规模的粗放栽培都可以采用这个方式。种子撒布方式又可分为点播、撒播和条播。点播是将种子按照一定的距离一粒一粒播种,点播适合大粒种子的播种。撒播是将种子平均撒于土中,适合较细微的种子。条播是先用木条在介质上压成小畦沟,然后将种子播种在畦沟的里面,再盖上土将畦沟填平就可以。条播适用于大部分的种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黄连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在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中种植,并且土壤要蓬松,排水性要好。另外选择的地块阳光不要过强。
因为黄连一般种植在山地,所以在栽种之前要进行熏土,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土层翻起10公分,将土中的石块,树木残枝等扔掉,再将枯叶枯草与没有杂物的表层土壤混合,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并且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在熏土完成后,再翻地一次,深度在15公分左右。再在每亩地使用4吨的农家肥。
1.种植土壤条件
黄连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大多栽培在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中。这些地区的土壤中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钾、氮元素丰富,含水量也较大。
2.种植温度条件
黄连的耐寒能力比较强,喜欢生长在高寒冷凉的气候中,能耐零下10度的低温,在零下6度叶片能常绿,零下5度植株处于休眠状态,在10度时,新叶生长极快,而当温度高于25度的时候,新叶就会生长的比较缓慢。
3.种植光照条件
黄连属于阴生植物,忌强光直射,喜弱光和散射光环境,所以在种植时要做好遮光处理,也可以选择林下栽培的方式。黄连对于光照的需求随生长年份而增长,一般需要荫蔽度60%左右。
黄连种植可选荫蔽条件较好的成年果园,以常绿不落叶的柑橘、枇杷、杨梅为佳;也可选择常绿阔叶树林进行林下种植。种植的土壤以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排水优良、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沙壤土为佳。
翻耕土壤深约15公分,拣净石块和杂草,注意垦挖时不要伤害树根,切忌深挖,对缺少土壤的地方还需适度培土,不能让树根露出地面。然后开沟作畦,畦宽1.5米,沟宽20~30公分,沟深10~15公分,畦面整理成龟背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连的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连的种植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