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茶菇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茶菇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茶树菇洗净切去根部,胡萝卜对半切开后切片,小葱切葱花。
2、温烧至6成热,放入茶树菇炸至金黄,捞出沥干。
3、锅中留底油,爆香蒜末,放入胡萝卜炒匀,加入茶树菇,生抽1勺翻炒均匀,放入葱花,盐半勺,鸡精半勺,白糖半勺翻炒均匀,盛出撒上白芝麻即可。
可以。茶菇粉是可以养兰花的,但不是用作主植料,而只是在植料中掺入不超过10%的量,主要作用是利用毒性驱虫,增加植料的有机肥含量。
茶菇粉是饼肥的一种,肥效等同于菜籽饼、花生枯等榨油剩余的残渣,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会发酵产生热量,所以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充分发酵,不然会有烧兰根的危险。
有两个原因一:是你处理蘑菇的时候,没把它的根剪掉(这个是最常见的原因)二:卖的蘑菇是花菇,也就是菇面上有一条条白痕的,那种蘑菇是用来煲汤的,你炒着吃泡得再久也是嚼不烂
谢邀: 茶菇饼, 是农村秋季茶树果实成熟后, 采摘回来后经过晒干, 榨油后剩余残渣 ,用途广泛, 可以洗头发 使头发乌里发亮 而且柔顺 最有记忆的还是那会小时候 在收割稻谷后有水的农田里 ,晚上撒些茶菇饼兑的水后,第二清晨 可以在稻田里捡到泥鳅和黄鳝 在当时也算是美味了 可惜现在农村的泥鳅和黄鳝基本上都快绝迹了
平菇后期菌袋缺水,可以使用注水器进行注水,这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补水。采完第一潮菇后清理料面,每天喷雾状水保持一定的湿度、温度光照,等待转第二茬。 因转潮期间管理好坏直接决定着菇的产量。食用菌转潮期管理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彻底清除菌袋表面、菌床表面的菇脚、死菇,甚至是老菌丝,这些废弃物容易引起致病菌的滋生,加重病害的传播。 二是对菇棚的管理。这时,可减少散射光;喷一次重水后,随后加强通风,同时温度适当上升至20℃以上,不超25℃,并且温度尽可能恒定;湿度降到70%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菌丝休养生息,积蓄营养。此时期,可结合喷水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复壮菌丝,以提高产量。如喷菇脚水,或0.5%葡萄糖、0.5%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的营养液等。用农药控制病虫害也在转潮期进行。经过7-10天的转潮期管理后,就可进入催蕾管理期了。 菌袋直接补水可提高产量,但在实际生产中,哪些袋宜朴水,哪些袋又不宜补水: 主要看缺水后菌袋菌丝的状况。凡培养料含水量已显著下降,但菌丝生长依然旺盛、浓密、洁白的菌袋可直接补水。第1次补水时间为头潮菇采摘完毕,第2次为3潮菇结束时。 如果料内菌丝生长稀疏、长势细弱、菌丝发黄、生活力下降或料内水分适中或自然温度降至5℃以下或料内已发生病虫害等,均不宜补水。另外,夏季高温季节一般也不宜直接补水,易导致整体污染。
茶薪菇也叫茶菇、油茶菇,在民间也被称为“神菇”;茶薪菇菌盖呈半圆形、菌肉肥厚、肉质脆嫩、口感俱佳、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在中医上,茶薪菇味甘、性温,有利尿渗湿、健脾止泻、清热平肝的功效;具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预防癌的作用,是一种非常美味保健食品。
野生的茶新菇腐生在油茶树枯株或油茶树附近地面上,人工栽培利用枫树、柳树、白杨等阔叶树木屑为栽培原料,菌丝体生长的温度在10到35℃,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在25至30℃,至于利于子实体形成的温度在20至25℃,适宜的温度会使茶薪菇生长缓慢,但更适合生产出优质优良的产品。
茶薪菇人工栽培方法
一、母种,五种可以通过现有再贵的品种优选进行组织分离获得,也可以通过向科研单位引种获得;如As-1菌种,具有抗杂性好,抗逆性强、适宜的温度下出菇快、品质好、产量高等优点;
(1)、母种培养基的配方:PDA加蛋白胨两g、碳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各0.5g和维生素b一0.02克;按照常规方法消毒灭菌,制成斜面,接种后放置25℃的环境中恒温培养,近期菌丝就会长满斜面,既为母种。
(2)、原种培养基配方:木屑80%、麸皮17%、蔗糖和碳酸钙各1.5%;按常规方法装瓶消毒,接入母种后放置25℃把环境中培养一个月,菌丝就可长满,既为原种。
二、适合人工栽培季节;茶薪菇可以在春秋两个季节栽培,春天气温由低到高,温度升至18℃左右,就会出茹,而秋季气温由高到低,当气温降至24℃左右,适易出菇,按出茹时间向前推算40天,就要开始制袋接种。
三、栽培料配制方法;栽培料由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为主料,按比例配入适量的麸皮、碎玉米粉,石膏、过磷酸钾等辅料配制;
配制方法:棉籽壳和杂木屑各40%、麸皮17%、石膏和蔗糖各1.5%,按1:1.2的比例加水搅拌均匀后,用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料800g,给料袋套上颈圈、塞好棉塞即菌袋带制作完成。
四、人工种植茶薪菇栽培方法;
(1)、室内袋栽;上述的方法制作菌袋待完成后,及时给菌袋杀菌,杀菌后及时接种,每瓶原种可接种30袋左右,适当的加大接种量,有利于菌丝生长。
(2)、发育期管理;接种后的菌袋,要及时的放入。经过严格消毒杀菌后的培养室遮光培养,温度要控制在25度左右,保持培养室通风、干燥,适时喷洒农药,防止生虫害,45天菌丝就会长满。
(3)、出菇期管理;出菇前的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催蕾,催蕾时,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适量的散射光刺激,以及保持较高的湿度,促进菇蕾形成;幼菇生长期,空气中的湿度要控制在85%左右,适量的减少通风时间和次数,控制棚内氧气含量,氧量不多会导致提前开伞,严重影响品质,而高温高湿会致使幼菇枯萎死亡。
五、病虫害防治;茶薪菇生长期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对于引发病虫害的发生;一定要保持菇棚内和周围环境的卫生,定期消毒杀菌,在出菇期,温度控制在20至25℃,空气湿度保持85%左右,适量通风换气。
采收后,去除根部的培养料就可以上市鲜售
,也可以脱水烘干保存,还可以制罐头或者盐渍品,所以要严格按照市场的需求及时采摘,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茶菇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茶菇种植技术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