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鲢鱼养殖技术,白鲢鱼养殖技术利润

2025-01-01 01:46:07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鲢鱼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白鲢鱼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鲢养殖技术?

1、亲鱼选留

白鲢鱼养殖技术,白鲢鱼养殖技术利润

对亲鱼的选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选择亲鱼事一定要是天然原种,不仅要去生长健康,还需要是性腺发育良好的。个体鲢鱼≥6千克、鳙鱼≥10千克、青鱼≥15千克、草鱼≥8千克,亲鱼每一年的更新率要在10%左右。

2、清整鱼池

要保证鱼池的排灌便利,养殖鲢、鳙鱼池底需要有二十厘米的淤泥,而养殖青、草鱼的鱼池底则应保持没有淤泥或者少量淤泥。如果鱼池面积在1-5米,则需要保持水深在1.5m,在进行养殖前,需要清整鱼池。

3、搭配放养

在进行养殖时,可以选择搭配放养方式,鲢、鳙、青、草亲鱼的雌雄按照1:1到1.5的比例进行放养,同时也可以在每亩鱼池里放养8到10条的鳜鱼、150条的尾花鲢,这样就可以很有效的控制鱼池中*杂鱼、大型浮游动物的繁殖。

4、饲养管理

在放养鲢、鳙鱼之前,需要在亲鱼池按照每亩地投放500-700公斤的方式,投放有机肥用来培育浮游生物,在之后还有进行追肥。如果是晴朗的天气,则需要投放豆饼浆,这样有利于促进鲢、鳙鱼性腺发育。

5、适早催产

在白鲢鱼的腹部膨大、生殖孔松弛就可以进行催产了,催产的主要方式为注射催产剂,对于雌性白鲢鱼每公斤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国际单位,或者LRH-A40-50微克,雄性白鲢鱼注射减半就可以了。

6、孵化管理

在孵化时,对于水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要在孵化前洗干净孵化缸、孵化槽,在用水的时候需要用过滤网,防止那些*杂鱼、漂浮物进入孵化缸,在孵化期间要及时提供适宜的水流量,时不时的翻动孵化缸底部,防止卵苗堆积,保持水质。

白鲢,花鲢如何养殖?

白鲢鱼种投放时间,每年的3~5、10~12月份。水温在15~22℃左右进行。鱼种放养前应先用4%的盐水溶浸5~10min后放入网箱内。放入鱼种的操作过程一定要小心,避免弄伤鱼体造成损失。放养鱼种应选择体格健壮,规格一致的花、白鲢,规格为5~10cm/尾,放养量为花鲢120~150尾/箱,白鲢120~150尾/箱,同时可放养同一规格的罗非鱼30尾,以清洁网眼增加水流的交换。鱼病防治以防为主,每隔15天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箱用生石灰300g,也可用漂白粉挂袋

怎样养白鲢?

一、养殖环境准备

在选择养殖池塘时,应选择水质清洁、透明度高的水域,以便于光照和水生物的生长。同时,养殖地应避免大规模养殖场和化工厂等来源的污染物,以确保水质的安全。

二、选种和放养

在选种时,应选择健康、活力强、体型匀称的幼鱼。幼鱼的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2-5万尾,具体根据养殖池塘的面积和水质决定。放养时要注意避免鱼群在放养过程中受到过度损伤,以免影响后期的生长发育。

三、饲料和喂养管理

白鲢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和混合饲料等。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鱼群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调配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同时,要注意定时定量投喂,避免过量喂养导致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四、水质管理

白鲢对于水质的要求较高,应保持水体的清洁和适宜的水温。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测水质,如水温、溶氧量、氨氮含量等指标。如果发现水质异常,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以避免对鱼群的影响。

五、疾病防控

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观察鱼群的状况,如食欲、行动等。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常见的白鲢疾病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消毒和增氧等方式进行防治。

六、定期清理和维护

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清理残饵、粪便等底泥,保持养殖池塘良好的水质环境。同时,要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如修理设施、防止垃圾和野生动物进入养殖区等,以确保白鲢的健康和生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鲢鱼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鲢鱼养殖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