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殖青虾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养殖青虾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青虾池塘养殖,要求池底无淤泥,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没有污染,进、排水方便,符合国家渔业用水的标准。
苗种放养前15天需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巴豆等全塘彻底清塘消毒,待7天药效彻底消失后,即可以投放虾苗养殖。
1、池塘养殖
青虾池塘养殖,要求池底无淤泥,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没有污染,进、排水方便,符合国家渔业用水的标准。苗种放养前15天需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巴豆等全塘彻底清塘消毒,待7天药效彻底消失后,即可以投放虾苗养殖。
虾塘在放苗前7天先注水0.5米,视池水质的肥瘦再适当施肥,以增加幼虾的适口饵料,即浮游生物。青虾属于甲壳水产动物,有蜕壳和互残现象经常发生。因此为避免青虾再次发生互残现象,可以在塘内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以起到防止青虾之间的相互残食的现象。
2、放养苗种
一般在7月左右进行尾茬夏季的虾苗放养,1厘米左右的虾苗每亩放养4万~6万尾,10~20天后可再搭配投放少量鲢鱼种。需注意的是,放养时要尽量避开青虾苗种脱壳的高峰期。
3、饵料投喂
青虾是以杂食性饵料为食的水生动物,植物性的饲料比较偏爱花生饼、米糠、豆饼、麸皮等;动物性的饲料则喜好小杂鱼虾、蚯蚓、螺蚬、鱼粉、蚕蛹等。投饵时间通常以下午5时为宜,投饵时可将充足饵料均匀撒洒在虾池四周,以免青虾因饥饿而互相残杀。饲料应以人工配合饲料(应注意添加蜕壳促长素)为主,螺和小杂鱼等鲜活生物饲料为辅,青虾的最适摄食温度为25℃左右。
4、水质管理
青虾养殖期间,要特别注意水质控制。养殖期间,池塘水深控制在0.7~1.0米,透明度控制在40~50厘米,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控制在7.0~8.5。每天根据天气、水色、季节和虾活动情况进行浮头预测(特别是夏秋季节傍晚下雷阵雨时,容易发生严重浮头),及时开动增氧机,提高池水溶氧。
5、起捕上市
青虾当长到4~5厘米的规格时便可以起捕上市。一般春季放的苗种,到5~7月份即可达到上市规格;夏季放的苗种,9~11月份也可起捕上市了。
、池塘条件:养殖青虾要建造面积为5亩的池塘,并栽种水草。
2、水质管理:每年的8-11月份,每隔半月使用一次生物菌改善水质。
3、投喂饵料:每天投喂2次饵料,前期以米糠为主。
4、病害防控:每隔15天泼洒一次土霉素灭菌
1、池塘条件
人工养殖主要场地是池塘,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晰,排灌方便,不能靠近污染区。面积不宜过大,3-5亩即可,池塘水位在1—1.5米,要求进水口和排水口,进出水口处最好布有网布,以免进出水时导致青虾逃离。池底平坦,土壤最好为壤土和黏土,清除淤泥至小于15cm,还要增设增氧机台。
2、养殖准备
繁殖前,应先做好准备。池塘的清塘应该先消毒。水应该在每年的2-3月和6-7月排出。土壤应该被太阳漂白和硬化。然后注入15-20厘米的水。
石灰应该倒入整个池塘。一般情况下,应使用20-50公斤/亩。洒水前应加水。天气热的时候,整个池塘应该洒满水。消毒一周后,可以在池塘中种植或移植一些水生植物,从而为淡水虾的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同时也提供天然饲料。
最好的水生植物是黑藻和菹草,分别种植在两个清塘。可以在播种前10天注入水并施肥,通常为50-80厘米,水应该用筛网过滤。为避免与其他杂鱼混合食用虾,根据水质施用腐熟有机肥,培养浮游生物,为虾早期生长提供饵料。
3、虾苗放养
虾放养采用一次性放养方式,放养量根据不同的养殖季节选择。夏季和秋季可放养每亩1-2厘米的虾60,000-80,000只,冬季和春季可放养每亩2-3厘米的虾10,000-20,000只。幼苗应在阳光充足的天气种植,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而夏季和秋季的繁殖应避免高温、炎热和强烈的阳光。
幼苗应该浇水。它应该是轻的,而不是干的。否则,很容易失去虾的外观,降低存活率。虾不应该堆在容器里。
4、饲料投喂
养殖淡水虾时,应选择可口、新鲜且不变质的饲料。饲料应具有足够的营养,粗蛋白含量应为30,以便淡水虾快速生长。应选择全价颗粒饲料进行施工。确认后不应频繁更换进料。
虾苗期饲喂时,饲料应磨成粉末或微粒,方便青虾食用。投喂时,饲料应均匀分散在池田浅滩,每天投喂1-2次,每日料量量应控制在淡水虾总重量的6%以内。具体的料量取决于水温、水质和饲养条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殖青虾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殖青虾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