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的技术,泥鳅养殖技术与养殖方法

2024-07-27 20:48:06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泥鳅养殖的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泥鳅养殖的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泥鳅的养殖技术及饲养方法?

泥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淡水鱼类,其养殖和饲养方法如下:

泥鳅养殖的技术,泥鳅养殖技术与养殖方法

1. 池塘选择:泥鳅喜欢生活在清洁、肥沃的水质中,因此池塘应该选择在清洁、肥沃的水源附近,池塘深度应该在1-1.5米之间,池塘面积可以根据养殖规模而定。

2. 水质管理:泥鳅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肥沃。同时,需要定期监测水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及时调整饲料和施肥量。

3. 饲料选择:泥鳅喜欢食用小型水生生物,如蚯蚓、蚌肉、小鱼等,也可以使用人工饲料,如泥鳅专用饲料。饲料应该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选择。

4. 饲养管理:泥鳅的饲养应该根据其生长阶段进行管理,在幼苗期需要加强喂养和管理,以促进其快速生长和发育。在成鱼期需要控制饲料量,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水质恶化。

5. 疾病防治:泥鳅容易感染寄生虫和细菌性疾病,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疾病防治,如定期使用杀虫剂和抗生素等药物进行防治。

总之,泥鳅的养殖和饲养需要注意水质管理、饲料选择、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以保证泥鳅的健康生长

1、场地:养殖泥鳅需要选择有干净水源、安静的地区,养殖前需将鱼塘用生石灰消毒,并放在阳光下晒一周左右。

2、鱼苗:养殖泥鳅之前需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鱼苗,放养之前,需将鱼苗消毒。

3、放养:当外界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既可将鱼苗放在池塘中,然后适当喂食既可。

泥鳅养殖技术新方法?

如下:

科学投饲。泥鳅鱼种入池后,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肥,培养水中的天然饵料。每日还要投喂人工饲料,日投饵量3月为泥鳅总体重的1%,4~6月为4%,7~8月为10%,9~10月为4%。

种草与增氧。在鳅池中种植适量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种草的覆盖面应控制在15%左右,避免高温阳光直射,为泥鳅提供栖息的场所。注重观察池水变化和泥鳅活动情况,如果池水呈茶褐色或大量泥鳅不时窜出水面“吞食空气”,要立即注入新水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同时可选用富氧或粒粒氧增氧。

泥鳅捕捞。泥鳅具有钻入土的特性,因此不容易捕捞。针对泥鳅的这一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捕捞方法:一是食饵诱捕法;二是排水捕捞法。先将池水排干,然后根据成鳅池的大小,在池底开挖几条宽40cm、深25~30cm的排水沟,在排水沟附近挖坑,使池底泥面无水,沟、坑内积水,泥鳅会聚集到沟坑内,即可用抄网捕捞。

高密度养殖泥鳅怎样养?

如果是高密度养殖:租地(按一亩计算)+基础建设+网+水泵+泥鳅苗+饲料,一共大约8万元。 现在的泥鳅苗较贵,大约30元/斤,一亩泥鳅养的好,可以收获利润4万元。 养殖场地租赁费:一般为400-600元/年,有的地方可能更低 养殖场地租赁费:一般为400-600元/年,有的地方可能更低 饲料:6000-7000元 苗种:每亩投放10万尾,每万尾800元,10*800=8000元 网具:400元: 渔药及消毒药物:100元 水电:200元 其它:1000 成本核算:16000-17000元/亩

泥鳅水花养殖技术?

1、选择场所

泥鳅水花苗养殖的场所需要选择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的地带,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土质最好呈中性或微酸性,而且要达到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的要求。

2、清理池塘

养殖泥鳅水花苗的池塘要进行彻底的清理、消毒,可以采用退水清塘法,然后在其中均匀的撒施生石灰和消毒粉,并用耙翻动池底的淤泥,将石灰混合于淤泥中,以达到彻底消灭病菌的目的。

3、适时注水

在泥鳅水花苗发塘前的6-7天即可向池子中注水,注水时要用网布严格过滤,防止敌害生物随着水流注入池内,水位最好控制在40-50厘米,以利于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帮助泥鳅摄食。

4、及时投喂

泥鳅水花苗发塘后第一次投喂的时间是在入池2小时后,为每亩有效水面投喂干黄豆4-5千克,并将每千克黄豆制成18千克浆水均匀的泼洒在池塘中,连续泼洒2-3天即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泥鳅养殖的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泥鳅养殖的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