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育肥猪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育肥猪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简单来说,按养什么猪来看,有三种模式。一种是自繁自养,也就是养种猪,种猪繁育出商品猪,商品猪也是自己育肥,一般大型规模养猪场都是这种形式。当然,有些规模企业除了自繁自养外,还会做放养,其合作的农户就是属于专业育肥模式。
专业育肥模式,也就是说不饲养种猪,直接外购仔猪育肥,或者是和大企业合作,企业提供仔猪和饲料等等,农户提供场地,负责商品猪育肥过程,收取代养费。
还有一种是专业母猪饲养场,养种猪,产商品仔猪出售,但自身不做育肥这一块,这种模式现在也比较少。
就数量来看,现在做专业育肥的猪场可能是最多的,因为规模较小的猪场、散户大多都是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有一定的优点,对技术要求不高,养殖周期比较短,相对比较灵活,因为只有育肥的过程,一般5、6个月就是一个周期,一年可以出栏两拨,行情较差的时候,可以缩小规模甚至暂时停养,行情较好的时候,可以适当扩养。缺点就是相对来说,盈利空间较小,不如自繁自养,尤其是仔猪价格比较高的时候,补栏成本较高,养殖风险也会相对较大。比如现在,仔猪价格普遍都在1000元以上,育肥的利润空间较小,如果出栏时猪价上涨不达预期,可能有亏损的情况。此外,在目前非瘟背景之下,外购仔猪育肥相对来说疫情风险也较大。
1、一头猪个月出栏大约5个多月,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2、母猪生产一头仔猪花费180元;仔猪哺乳期吃奶,到体重6.5公斤时断奶,期间喂母猪饲料产奶需130元;按料肉比2.8:1(喂2.8公斤饲料长1公斤肉)、当前饲料2.2元/公斤计算,再长103.5公斤(总重约110公斤出栏)需饲料钱637.56元;每头猪还需平摊贷款利息、土地租金约30元,防疫费约50元,人工、水电费约40元。当前出栏一头110公斤的生猪,总成本为1067.56元。
3、多数养猪户前几年亏损严重,大量淘汰母猪压缩产能,导致当前生猪供应量不足、猪价大涨,进一步抬高了盈利空间;二是去年秋收后至今,占饲料比例六七成的玉米,价格从前几年2.7元/公斤降到1.6元/公斤,带动养殖成本明显降低。
猪场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高低是决定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因素,要使母猪群发挥稳定且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后备母猪的饲养极其关键。但是,许多猪场的管理者不了解后备母猪生理与饲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把后备母猪当成育肥猪来饲养,用育肥猪料饲喂后备母猪,结果生产中经常出现后备母猪过肥、发情不正常、不易怀孕,甚至造成头胎难产、哺乳性能差、断奶后发情困难等不良后果。
育肥猪饲养目标着重是提高生长速度、屠宰率和瘦肉率,而后备母猪饲养目标着重是促进骨骼和生殖系统发育,并保持健康体质。这就要求后备母猪饲料较育肥猪饲料能量水平低、蛋白质水平高、粗纤维含量高,使其营养水平达到:育成期(体重75-100千克)粗蛋白18%,消化能12.5兆焦/千克;后期(体重100千克至配种前)粗蛋白16%-17%,消化能11.7-12.1兆焦/千克,粗纤维8%-10%。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对后备母猪骨骼及生殖系统的发育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有助于提高头胎的繁殖成绩,所以,要求后备母猪饲料中钙(0.95%)、磷(0.80%)等矿物质元素和生物素、叶酸等维生素必须适量而全面。
由此可见,如果把后备母猪当成育肥猪来养,就会造成后备母猪运动不足,营养不平衡,激素分泌失衡,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后备母猪科学的饲养方法是:体重75-100千克阶段应饲喂后备母猪专用饲粮(自配全价、优质、廉价的专用饲料,或者购买信誉可靠的品牌专用饲料),自由采食,并适量运动;体重100千克至配种前2周,限制饲养,饲料日喂量控制在2.5-3千克,最好适当饲喂青饲料,增加运动量;配种准备期(配种前2周)催情补饲有助于雌激素、促卵泡素的分泌,提高排卵数,所以在配种前10-14天饲料日喂量应提高到3-3.5千克或自由采食,配种后饲料日喂量立即降低到2-2.5千克。 催肥太快 身体容易过胖 育肥猪饲养目标是提高生长速度、屠宰率和瘦肉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育肥猪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育肥猪养殖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