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养殖技术,绵羊养殖技术大全

2024-11-20 11:46:06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绵羊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绵羊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殖绵羊方法?

一是断尾:羔羊断尾主要行之于长尾羊,目的是为了便于保持清洁和配种。羔羊的断尾可于生后一周左右进行。方法是用一根结实的胶皮筋,在离尾根一寸长的尾结上,将皮筋略为上捋,然后束上皮筋,涂上碘酒,经40天-45天的时间,尾根下部即可枯萎脱落。

绵羊养殖技术,绵羊养殖技术大全

  二是去势:凡是不作种的公羔均应去势,年龄在生后两周,其方法也可用胶皮筋结扎法,于精索部扎紧,20天后即可干枯脱落。

  三是修蹄:长期舍饲的绵羊,羊蹄往往过长或歪于一侧,严重影响采食和行走。因此,每年的春夏(春末夏初)季节应进行检查,对生长过长的羊蹄或不正的蹄形进行修剪。其方法是可于雨后蹄子浸软后,把绵羊放倒,用果树剪将过长的部分剪去,一次不要剪得过长,以免伤及内部。蹄形不正的羊只,应多次进行修剪,直至修正为止。

  四是药浴:药浴是治疗绵羊体外寄生虫的有效办法。其时间应在剪毛两周后选择晴天进行。羊只多时用药浴池,羊只少时用浴槽或浴盆。可用0.5%的敌百虫溶液进行药浴。

  五是驱虫:绵羊肠道的寄生虫可用驱虫净进行驱除,每公斤按20毫克计算,一次内服,驱虫效果特别好。

养绵羊应以半放牧半舍饲为宜。养绵羊不能只依靠放牧,应在庭院闲地建造能防风避雨的简易圈舍;随四季变化,夏秋不补料,入冬昼短夜长,需补充优良饲料;冬春实行牧舍结合,防止“冬瘦、春乏”。

半放牧半舍饲的优点:青草季节,绵羊能采食各种营养物质的青饲料。放牧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可以只饮用淡盐水而不用补料。

舍饲在阴雨季节,冬春之际充分发挥作用,按时加草补料,使绵羊的生活有规律。

山羊养殖技术与方法?

山羊的养殖方法:

主要包括圈养和放牧。

山羊的养殖技术:

山羊适合生长在地势偏高的环境中,养殖时可以选择干燥向阳、排水方便且地势开阔的场所搭建圈舍,并为山羊每天早中晚各提供一次青饲料,维持其生长,也可以每天将山羊放养一小时,提高其免疫力。

圈养时应注意的事项:

山羊舍是山羊长期生活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山羊提供安全的环境条件。所以,一栋理想的山羊舍要有防雨淋、防太阳晒、防疾病传播、防野兽为害等功能。

放牧时应注意的事项:

放牧前应先检查羊群,发现病羊后要留圈观察治疗,发现发情羊要及时记录和配种,并且数一下羊的只数,做到心中有数。 放牧人员应随身带一些应急的药物器械,如十滴水治中暑,套管针可放气等。

山羊养殖饲养技术?

        1、充分利用夏秋牧草茂盛季节育肥肉羊,夏秋季节是一年中牧灌木林饲料最丰富、营养价值最高的季节。育肥羊就要抓住机会,使羊吃饱。每天早晨8点左右出牧,11点左右收牧休息,避开炎热中午蚊蝇活动高峰对羊的侵袭,下午2点左右出牧,晚上8点左右收牧,即“早出晚归,中午休息”,每天吃三个饱。

        2、控制山羊的活动范围,山羊活动量大要多消耗营养,用于长肉的养分减少,羊增重就比较少,因此要控制羊放牧时的活动范围和放牧速度,让每天采食的营养物质更多地转化为羊肉,否则“羊跑一趟,一天白放”。

        3、山羊必须放牧养殖,如果圈舍养殖必须有活动场地,山羊的世世代代都是以放牧为主,放牧养殖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如疥癣病是由疥螨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在圈舍养殖并且潮湿情况下传染最广,顽固难治,而且不容易患蹄病。

        4、给山羊定期驱虫健胃,农村养殖山羊就是没有给羊驱虫,增重缓慢,所以说有的赚大钱,有的亏本,这是主要原因。羊消化道内的寄生虫就有60多种,基本所有的羊都感染寄生虫,造成育肥羊只吃不长,因此,养殖山羊必须定期驱虫,然后健胃。

        5、培养领头羊,这是山羊放牧中不可缺少的,山羊有合群性,一切行动都是随头羊而行动,培养训练头羊非常重要,能够在放牧上带来许多便利。

         6、加强母羊配种前的饲养,提高母羊怀孕率。山羊是在春、秋两个季节发情配种,在配种前每只母羊每天可补精饲料250克,这样能使母羊短期内增膘变壮,才能提高发情期的受胎率,只有母羊都怀孕产羔,才能产生收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绵羊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绵羊养殖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