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参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海参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海参池塘环境条件。池塘应选择在避开淡水流入的河口区,无工业污染。池塘大小以10~15亩为宜,其它规格的池塘亦可使用。
二、保护种质资源。随着海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滞后,粗放经营、病害泛滥及种质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三、海参苗种质量要求。参苗好坏直接影响海参生长和成活率。要选择不同海域的亲体培育出来的参苗。
养殖方式有圈养海参、底播养殖、围堰养殖、吊笼养殖等。
底播养殖是将人工育苗的幼参投放到海参养殖池塘内,池塘通过闸门与外海实行海水交换,养殖场面积可以在五十到一百亩左右。
吊笼养殖主要集中在福建地区,方法是将在北方圈养一年以上的半大成参在秋季移至水温适合的南方水域中,然后用吊笼人工喂养三到五个月。底播养殖是在育苗室人工育苗或在圈养海参中挑选适合的参苗人工放养在适宜海区。
围堰养殖是将人工育成的海参幼苗放养到围起来的水域中饲养。
沉箱养殖
在选择养殖海区时,要挑选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且管理方便的内湾。沉箱和沉笼可以是水泥制作,也可以是钢筋网衣编制而成,但必须牢固地固定于海底。这种养殖方式的优点是海参的系数较高,方便观察和管理
一、养殖方法
常用的海参养殖方法包括海洋和陆地两种模式,而显然这两种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面也大不相同。一般来说,陆地的样子就是在海边的浅水区域建造池塘来进行养殖,同时可以利用地形的优势,来减少建造成本,如礁石比较多的浅滩。
而海洋养殖则需要多发挥自然优势,主要注意的点就是海水的更换比例,每天至少需要更换百分之三十的海水,这样才能保证海水的清洁,海水的深度控制在一米六左右就足够了。
二、生长环境
大多数农民基本上会选择在陆地的虾池进行养殖,因此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为海参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人工参礁,并为海参提供休息的地方,投放的密度为每亩3000-5000头,水深度保持在1.5-2米。此外,冬夏两季水位要加高,因为海参要夏眠和越冬,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执行一些高温和严寒的预防措施。
海参养殖方法
三、饲料喂养
海参主要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这些东西为饵料,同时人工的饲料可以用: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一些藻类。根据海参的食用情况来决定投放饲料的时间,通常3天左右投放一次。
1:建造
一般来说,水池都是在海边进行建造的,因为它可以利用地理特点与岩石礁,混凝土和石头形成攻城效果,并利用海水的波动来确保游泳池新鲜。 通常,有必要确保更换水约为30%,并且游泳池的深度约为一米五。
2:放置人造海参礁
人工海参礁是为了给海参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场所,但需要在这个人工海参礁中养殖大量的海藻、水生植物等。 材料的来源可以是瓷砖,砖块,扇贝笼子等。壁板越靠近原始状态,状态越好,可以保证海参的野生繁殖越好。
3:人参幼苗的运输
有两种用于海参幼苗运输的方法,一种是湿的运输,另一种是干燥的运输。 湿的运输是将海参幼苗放入帆布桶中,然后加入一定数量的水。 干运是将海参放入周转箱内,再放入脱脂棉,在人参苗运输过程中不断喷水。
4:放置人参幼苗
一般而言,当人参幼苗放在10至30平方米的位置时,将300至500个人参幼苗放置,生存率可以达到35%。 水质是相关的,只有通过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确保海参的存活率。
5:海参饲养
对于海参的喂养,通常每天和晚上一次一次,喂养的重量约为海参的重量的3%至5%,但是海参饲料可以在水中浸泡15 进食前几分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参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参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