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稻蛙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稻蛙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稻田牛蛙一亩18000-20000利润
一般来说,一亩地可以产牛蛙2500斤-3000斤左右,养殖牛蛙一亩投资的成本是18000元左右,产出2500斤牛蛙,按目前市场批发价13-15元一斤计算,可以销售37000元左右,每亩利润为18000-20000元左右。
广西坚持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来抓,2018年全区稻渔种养面积达105万亩,同比增长48%,覆盖了全区90%的贫困县,带动农民增收25亿元以上。今年将安排1.2亿元,支持20多个县区实施以稻渔种养为主的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安排资金是去年的2.6倍。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了系列文件,2013年起累计投入资金3.2亿多元支持稻渔综合种养。
强化科技指导支撑。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三江和全州成立“稻田种养院士工作站”,邀请区内外专家教授50多人次到各地开展现场指导;2018年、2019年广西创新驱动发展《广西“双百”(“双百”指百万亩虾田、百亿元产值)稻虾生态养殖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专项项目,安排资金共6000多万元,建立科研基地10多个。
引导各地创新种养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集成了灌阳县“稻+鱼鳅龟鳖混养”,全州县“稻+禾花鱼”,横县“稻+鳖”,钦南区“稻+南美白对虾”,陆川县、龙圩区“稻+螺”,宁明县“稻+蛙”,覃塘区“藕+鱼”,桂平市和田东县“稻+小龙虾”等广西十大模式,在全区形成了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创建示范园区带动升级。广西壮族自治区把稻渔种养项目作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建成含渔业产业的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82个。推动全州、桂平两个县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打造品牌提升效益。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出绿色生态品牌打造,“三江稻田鲤鱼”“融水田鲤”“全州禾花鲤”3个稻渔综合种养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产品称号。推动5家单位荣获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绿色生态奖、金奖,努力探索种稻养鱼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观光的融合发展模式。
是合法的。因为青蛙是一种水生动物,在稻田里饲养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水稻是一种水田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在田里保持一定的水层,才能保证造成生长,而青蛙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也是离不开水的,只要办理了特种动物养殖许可证就可以在稻田里饲养,同时青蛙吃虫子,对水稻的生长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合法。养殖青蛙药用和食用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批,并满足管理、防疫、卫生等相关规定,如饲养引进的非本地品种必须严格遵守管控规定防止外逃破坏本地生态平衡。在满足以上条件情况下饲养青蛙是合法的。但是稻田是开放的,一般只能养殖本地蛙种。
是合法的。
因为青蛙是一种水生动物,在稻田里饲养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水稻是一种水田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在田里保持一定的水层,
才能保证造成生长,而青蛙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也是离不开水的,只要办理了特种动物养殖许可证就可以在稻田里饲养,同时青蛙吃虫子,对水稻的生长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稻蛙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稻蛙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