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尾养殖技术,叉尾养殖技术与注意注意事项

2025-02-14 15:50:02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叉尾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叉尾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叉尾鱼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叉尾鱼,需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将鱼塘清理干净,鱼苗们在于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冬季的水温保持在10℃以上,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到慢慢长大后可以采用混养形式增加鱼种的总产量。

叉尾养殖技术,叉尾养殖技术与注意注意事项

叉尾鱼养殖技术?

1、叉尾鱼的养殖技术:选择优良鱼苗,将池塘清理干净。

2、冬季需加强培育措施,保持适宜水温。

3、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喂养。

4、病害防治:斑点叉尾病毒主要危害夏季温度高时的鱼苗鱼种,预防需密切关注水质、放养密度和水温。

5、肠道败血症会导致鱼苗死亡,可用生石灰将池塘消毒、及时清理淤泥、鱼苗下水前用盐水溶液浸泡等方式进行防治

叉尾鱼养殖可以吃各种配合饲料,比如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麦麸等原料配制的颗粒饲料。平时投喂要坚持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的原则,在每天的上午6点和下午7点后进行喂食。

叉尾鱼的养殖技术是水质控制:

水质控制是鱼塘养殖叉尾鱼的关键,养殖能否成功是以水质直接相关。温度、PH 值、溶解氧、电导率等一定要保持在叉尾鱼生长发育的适宜范围内

叉尾鱼最佳饲养方法?

1、饲养方法

叉尾鱼回集群上浮抢食,用配合饲料定点、定时撒投的方法进行。鱼种放养后第3天开始进行人工投饲驯化。由于斑点叉尾鱼回喜欢弱光摄食,驯化时应在黎明和日落后进行,每天2次,经过10天左右可基本驯化成功。接着开始正常投喂,投饲时遵循“慢-快-慢、少-多-少”的原则。投喂量可根据鱼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当80%以上的鱼吃饱走开后即可停喂,每次投喂时间30分钟左右,高温季节采取少量多次投喂方法,一般日投4~6次。

2、水质管理

前期3~5月为提高水温可保持水深1.2米,每4~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5厘米左右,透明度保持25厘米以上;7~9月保持2米以上的满水位,2~3天换水1次,透明度保持30厘米以上。坚持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阴雨天或暴雨天,晚上或凌晨适时开动增氧机防浮头泛塘。

3、鱼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5~9月每月用3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和0.1克/立方米的二溴海因各消毒1次;4月底用鱼虫杀星进行1次杀虫;同时不定期用二溴海因对投饵区进行消毒。秋季池塘水温变化大,亚硝酸盐含量会升高,应施用水质保护解毒剂降解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4、适时捕捞

8月份水温高易发生缺氧浮头,应把套养的鲢鳙大部分捕捞上市,同时放养相应数量的夏花鲢鳙鱼苗。降低池塘载鱼量,减少溶氧的消耗。10月份开始分批捕捞上市和进行加工。

在养殖叉尾鱼的时候,要提前把池塘给清扫干净,选择体质好一些的鱼苗。饲养期间要注意观察水质情况,如果是水脏的话,就要及时的进行更换。而且,在冬季的时候,水温最好是保持在10℃以上。喂养的时候,可以选择人工配合的饲料,等它长大后可以和其他鱼种进行混合。

然后要将池塘清理干净。鱼苗在越冬时水温要保持在10℃以上,人工饲料以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等到鱼苗慢慢长大后可以进行混养形式,这样可以增加鱼种的总产量。

饲养的过程中要注意水质情况,要保持良好池塘环境,池水溶氧要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鱼苗放养密度不要超过667平方米/万尾,水温尽量保持29℃以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叉尾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叉尾养殖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