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猛鱼养殖技术,泥猛鱼养殖技术的视频

2024-08-05 10:51:09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泥猛鱼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泥猛鱼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泥猛鱼的养殖技术?

泥猛鱼是我国淡水渔业中的一种重要养殖鱼类,主要生长于江河、湖泊等淡水环境中。泥猛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下是泥猛鱼的养殖技术要点:

泥猛鱼养殖技术,泥猛鱼养殖技术的视频

1、水质要求:泥猛鱼属于肉食性鱼类,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适合在水质清洁、富含氧气的水体中生长。建议养殖密度控制在每亩1000~1500尾。

2、饲料:泥猛鱼属于杂食性鱼类,不挑食,但要供应高质量的饲料。建议使用优质的浮游生物、鱼粉、虾粉等饲料为主,并适量添加玉米、大豆面等植物蛋白。

3、温度和PH值:泥猛鱼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0℃左右,PH值在6.5~7.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4、疫病防治:泥猛鱼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水质,定期加药预防和治疗鱼类疫病的发生。

5、养殖周期:泥猛鱼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的养殖时间才能达到上市标准。通常选择春季到夏季进行放养,并在秋季到冬季进行收获。

综上所述,泥猛鱼养殖要求比较高,需要精心管理。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使泥猛鱼健康快速地生长,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1、场地。养殖池塘水深保持1到2米为最佳;

2、盐度。在14到32的盐度中均适合其生长,22左右的盐度为最佳,有微淡水注入的养殖区生长则较快;

3、放养密度。选购体长2厘米左右的鱼苗,按400尾每平方米的密度放养,可根据水质条件做适当调整;

4、水温。适宜的水温是22到29度,海南的气候较为适宜其生长;

5、环境要求水质清新、有条件设为微流水养殖,则效果更好,pH维持在7到8之间,溶解氧5毫克每升以上;

6、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但经过人工驯化后也能食配合饲料。在投苗下塘的早期应以藻类食物为主,特别是异枝麒麟菜刚生长出来的芽。

泥猛为上层浮水性群体性鱼类,对溶氧要求较高,一般而言,要求溶氧在4mg以上,出现低氧状态时,泥猛耐受能力很差,救援措施往往来不及施救,就已经出现急剧大量死亡。

所以放养密度不能太高,在网箱养殖时,4*8网箱,建议放养一万五到两万尾即可,池塘养殖每亩可放养殖1500尾。

泥猛的应激能力较差,背刺带有毒素。在运输或大量集群时,往往造成较大的死亡,在暂养环节,操作不当,也会较高的死亡现象。在网箱养殖时换网时,要注意操作细致,也不建议进行剧烈的浸泡操作。

泥猛鱼的养殖技术?

1、场地。养殖池塘水深保持1到2米为最佳;

2、盐度。在14到32的盐度中均适合其生长,22左右的盐度为最佳,有微淡水注入的养殖区生长则较快;

3、放养密度。选购体长2厘米左右的鱼苗,按400尾每平方米的密度放养,可根据水质条件做适当调整;

4、水温。适宜的水温是22到29度,海南的气候较为适宜其生长;

5、环境要求水质清新、有条件设为微流水养殖,则效果更好,pH维持在7到8之间,溶解氧5毫克每升以上;

6、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但经过人工驯化后也能食配合饲料。在投苗下塘的早期应以藻类食物为主,特别是异枝麒麟菜刚生长出来的芽;

1、泥猛为上层浮水性群体性鱼类,对溶氧要求较高,一般而言,要求溶氧在4mg以上,出现低氧状态时,泥猛耐受能力很差,救援措施往往来不及施救,就已经出现急剧大量死亡。

2、放养密度不能太高,在网箱养殖时,4*8网箱,建议放养一万五到两万尾即可,池塘养殖每亩可放养殖15左右,每天投喂两次,上下午各一次。

3、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和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其"胃口"不好时可添加些帮助消化的添加剂与主食饲料混合一起投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泥猛鱼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泥猛鱼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