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鳅养殖技术,刀鳅养殖技术大全视频

2025-06-15 02:04:07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刀鳅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刀鳅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刺鳅鱼的养殖技术?

池塘要求:

刀鳅养殖技术,刀鳅养殖技术大全视频

池塘一般要求土池为好,池塘面积一般为1亩—2亩,池水水深为1.5米左右,塘基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池底淤泥要少,池塘的排灌要便利并且最好选择四周环境较为安静的区域。

放养时间:

一般鱼种放养的时间在5月—6月,并最好将5cm以上的鱼种全部投入到池塘中。投入的鱼种要为同一标准,且投入的量要一次性足量,鱼种体质要强健。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尾—3000尾/亩。

刺鳅苗的养殖方法?

水质水温的控制

刺鳅和其他生活在水底的鱼类是差不多的,它们在水质和水温上是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若是在进行养殖的时候,对于水质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水的干净,因为刺鳅常在水底进行活动,因此水质要好,要保证水中的含氧量充足,这样才会有利于刺鳅的生长,另外就是水温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可以保持在24度这样,因为在这样的水温情况下是鱼类生长最快速的时候。

2、饵料的选择

因为刺鳅是常年的生活在水的底部,有经常的出没在水草当中,因此它们的捕猎对象也只有是浅水区的小鱼小虾了,还有就是在水底的杂质以及腐烂的食物。再有就是刺鳅也会时不时的游到水面的上层来捕猎水面上的浮游小生物以及昆虫之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善一下自己的口味。还有就是刺鳅比较喜欢往水底的泥土当中钻,因此像泥土中的螺蛳、贝类等都是它的捕食对象,以上的这些食物的话都是可以当做刺鳅的饵料的。

3、生活环境的配置

对于刺鳅来说它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是没有太大的要求的,但是要记住的是刺鳅是淡水生物,喜欢在浅水区域的水草当中进行活动,因此在养殖的时候要注意到,养殖的水不需要太深,够刺鳅活动就可以了,还有就是要适当的加入一些杂草在里面来作为刺鳅活动的场所。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水底要适当的加入一些软质的泥土和石子来供刺鳅玩耍,因为刺鳅喜欢往泥土当中钻。

1. 筛选刺鳅苗。选择无病虫害、长势健壮的刺鳅苗。

2. 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养殖刺鳅苗需要一定的水温和水质。一般来说,刺鳅适合在水温在10-20℃,PH值在6.5-8.5之间,水质清洁无污染的环境下生长。

3. 准备养殖池。选择深度较浅、水流缓慢的池塘或潭水作为养殖场。

4. 培育刺鳅苗。将筛选好的刺鳅苗放置在透明的塑料袋中,再在袋子里加入足够的水。定期检查塑料袋内的水质和刺鳅苗的状态,确保它们的生长。

5. 释放刺鳅苗。当刺鳅苗长到适当的大小,一般为20g左右,就可以将它们放入准备好的养殖池中进行养殖了。在放入养殖池之前,需要让刺鳅苗适应养殖水域和水质的环境。

6. 饲养刺鳅苗。在饲养刺鳅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饵料投放量和频率,并对池塘及时换水、消毒清理池底等,以保持水质的良好状态。

总之,刺鳅苗养殖需要注意水温、水质、养殖环境和养殖池的选择,在培育和饲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养殖环境和刺鳅苗的状态。

刺鳅水花鱼苗养殖技术?

1.苗种选择。事实上,目前很多刺鳅水花鱼都是孵化桶繁育,一般静水孵化较少。静水孵化繁殖更接近自然繁殖,下塘后,水花对自然环境适应力更强。建议优先选用静水苗。

2.放花时机。一般刺鳅水花鱼苗未开口,卵黄还有小部分,身体未完全发黑前就要下塘。下塘时,塘口不能太肥,不能有肉眼可见的浮游动物。

3.塘口水深。很多养殖户放刺鳅水花鱼苗水位一般控制在,80公分左右,实际上平均水位在1.3-1.5米更利于水花存活。水体太深不利于水体温度上升,太浅水温上升过快。另外水体越大,自净功能越强大,承载能力越大,受环境波动越小。所以考虑综合原因,和多年实践发现1.3-1.5米水位成活率更高。气泡病爆发率更低。

4.寄生虫防控。一般4-5月,我们见得最多的就是车轮虫,也有少量的斜管虫、纤毛虫。杀虫不是有了虫就杀,一般建议水花下塘第3-7天选择合适的天气杀虫。杀虫后必须杀菌,解毒,重新培菌,培藻。

5.增氧机使用。水花下塘后,增氧机保持开启7天。7天后成活率如果特别高,后期至少保证增氧机每个塘有一个开启。正中午和晚上全部开启。下午也要开增氧机。最好是选用叶轮增氧机,增氧机最大的功能绝不是增氧,而是打破水体分层,起到活水的作用。

6.池塘硬件条件。沙石底质一般存活率不太理想。新塘口不许提前预肥,老塘口淤泥不要太深。老塘口肥水,施肥不要太多,用量减半,主要以培菌为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刀鳅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刀鳅养殖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