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黑猪的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黑猪的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生态有机黑猪养殖场的黑猪养殖一般具备以下条件:1、生态林下散养,所以是放养的而不是圈养的;2、喂食的是原生态发酵饲料无添加,采用木薯渣、米皮糠、红薯藤等按比例发酵对黑猪进行喂养,所以黑猪是吃发酵饲料长大的;3、生态散养黑猪养殖周期要保证10个月以上才栏;4、有机黑猪养场的黑猪获得自主品牌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太湖猪是我国长江沿海地区的重点养殖品种。其本身以产崽数量多而闻名,是一种瘦肉产量极高的猪,有着显著的而经济效益,那么太湖猪要怎么去养才能又大又好,获得而高额的回报呢?
1
1、猪舍的选择
一般养殖业的圈舍搭建都离不开采光好,通风好这几种。但是太湖猪的猪舍搭建有点不一样,它的猪圈要分两边,一边是喂食和休息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饲养圈,一边是日常走动和晒太阳的地方即运动圈,两者互通。饲养圈要以水泥为地板,可以选着铺放一定的干草,运动圈用泥土当地板。两边相连的地方排水要方便。消毒措施一定要做齐全。
2
2、饲养管理
太湖猪对于饲料方面不太讲究,很多人为了养猪为了成长喜欢单纯的喂养饲料,这样养出来的猪肉质干燥紧致,影响自己的销售出路。建议每天在饲料里面加一些蔬菜类的食物保持猪的健康,嫌麻烦的一般2天左右喂养一次纯蔬菜内类的食物,如青草、南瓜等。如果蔬菜内食物不够的可以选择每3天将猪放出去让其自己进食。这样的猪不仅健康,长得也会快很多。
3
3、疾病预防治疗
气喘病和腹泻是太湖猪容易出现的病症。当太湖猪躺着时肚皮波动比其它猪快很多,嘴里发出的声音慢慢变大,猪嘴随之长大并留出白色的液体,这时候基本是气喘病犯了。这个时候需要注射药剂。腹泻表现为太湖猪食欲变差,伴随着拉稀的情况。前者是因为日常食物喂养过多,太湖猪过于肥胖,休息时压迫到了气管;后者因为喂养食物单一,吸收不良引起的。
4
4、注意事项
这里给大家补充一点小细节,首先猪圈的喂养地和排泄地要分清楚,这个一般可以训练出来,将它的排泄物堆在一起,几天它就懂了;其次喂养的饲料要一点一点增加,一次喂养过多太湖猪也会吃完,但是不会消化掉;一般喂食过后需要将猪赶到运动圈,这样有助于其成长。需要自己去了解一些猪容易出的事情的紧急处理方式,以免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黑猪养殖曾经是我们国家的常态,据了解,上世纪60年代之前,老百姓饲养的都是国内的地方黑猪品种,但由于黑猪生长速度慢,不及国外品种猪出肉率高,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人们纷纷将国内地方黑猪品种与从国外引进的猪种进行杂交,导致本土黑猪种群日益减少。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能吃到猪肉,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吃高品质的肉,而此刻,传统的黑猪则迎来了自己发展机遇。在农村养殖土黑猪,需要主要的有许多因素,而养殖成功与否取决于母猪的繁殖性能,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保持后备母猪良好的体况,延长母猪的利用年限,获得最高的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才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配种前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一般在4~5月龄、体重50~60kg时出现第一次发情,到7~8月龄、体重90~110kg、背膘厚18~20mm,过2~3次情期时配种,如果后备母猪月龄或体重达不到配种标准而提前配种,都会影响产仔数、育成率,并影响自身发育。
2、提高母猪配种率
土黑母猪一般配种受胎率较高,对于放牧饲养较肥的母猪,应降低饲养标准,饥饿时多给青饲料,否则配种受胎更加困难,往往被迫淘汰。适时的配种时间一般在母猪发情后24h左右,只要母猪肯接受公猪爬跨就配第一次,间隔8~20h再配1次,交配最好在早饲和晚饲前进行。
3、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母猪饲养上的过量或某些应激因素都会降低胚胎的存活率。因此,饲料量不要求很多,一般凉山土黑猪不超过1.5kg饲料,但要求全面,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都要有一定的比例。切忌喂发霉变质和有毒的饲料,不要对母猪进行混群或移动,以防流产。
4、哺乳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山土黑母猪必须采取“低妊娠、高泌乳”的饲养方式,即妊娠期定量饲喂,哺乳期不限量采食。有的地域习惯放牧饲养,不利于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变敞放为圈养,才能有效地防止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另外在平时饲养时还应多用黄芪、柴胡、金银花等中草药进行预防投药,这些中草药不仅能杀菌而且能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投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牧殿,执业兽医师,传播养殖知识和技术,喜欢的话点个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黑猪的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黑猪的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