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殖野鸡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养殖野鸡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刚从地里抓回来小野鸡正确的饲养方法:
1、注意给小野鸡保温(出壳到3周内),小野鸡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5°-30°。
2、保证充足的食物和水。食物以小米、玉米碴、大米和面包虫为主,每天喂5-6次。每天要换一次清水。
3、环境,3周内的小野鸡要在室内喂养,出壳1~3天24小时光照,4~7天20小时光照,第2周19小时光照,第3周转入自然光照(室外)。
一般来讲要养好野鸡苗,必须做好以下四点。
一,出壳苗进入育苗室的第一件事情很重要,抓好饮水这一关,先饮水后开食,是养好野鸡苗的关键。在育苗过程中,小野鸡苗要特别的细心,仔细观察,认真照料,有不会饮水的要人工调教。方法是:抓着小雏鸡,把它的嘴巴浸入水壶当中沾几次,沾几次以后它自己就知道喝水了。小野鸡开食,要先将饲料撒在事先铺好的报纸上,让它自由采食。有不会吃食的,尽量人工辅助挽救,前三天淘汰的都是弱苗,有正常死亡,顺其自然。
二、育苗室的保温也很重要,要事先调节好设定的温度和湿度,前一个礼拜小野鸡苗保温的温度保持在36度左右;湿度保持在65%左右,之后保温房里的温度,每一个礼拜下降两度。逐渐的让野鸡苗适应户外的温度就算脱温了,在育苗过程中,温度不能过低,否则野鸡苗怕冷,扎堆而死亡,温度也不能偏高,否则鸡会到饮水壶里面去洗澡,羽毛湿了就不会干了,很容易生病感冒,导致死亡,温度湿度一定要均衡。
三、随着小野鸡的长大,饲养密度要调整,密度太大生长的速度不均匀,大的大,小的小,大的欺负小的,打架打死,又是一种损失,养到半个月之后,每平方养殖,三十只左右。小野鸡养到第12天的时候,要给它戴上嘴环,防打斗,防啄毛。
四、育雏过程中,给野鸡苗的用药要特别注意,比如为高锰酸钾,痢特灵等药物时,要掌握好量,最好是有一个微电子秤,药以少不宜多,药量过大会损耗肠道,肾功能等等。如果发现,小野鸡不吃食,站着不动,没精神,时不时的死亡,要个野鸡苗进行解剖,解剖后,先从喉咙观察到最尾部屁股后头,一步一步别漏了没检查到。正确的诊断病情,对症下药才是硬道理,不要盲目的用药。
|野鸡好养殖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野鸡。
野鸡又名雉鸡、七彩锦鸡、山鸡等,是一种野生的鸟类。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野鸡的习性。
野鸡由于“野生”于山林之中,所以,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从平原到山区,从河流到峡谷都可以生存。它的野生品种一般栖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陆地环境中。它夏天能耐受32℃以上高温;冬季在零下35℃的低温下也能在冰天雪地中自由觅食。它的羽毛中含有腊质,故不怕风雪雨淋。 它的集群性非常强,常常群体性栖息和出没。在繁殖季节,一般以雄野鸡为核心,组成相对稳定的繁殖群体,独处一地自由活动,如遇其它雄野鸡群侵入,将展开强烈争斗。
野鸡胆怯而机警。它在平时觅食的过程中,时常抬起头来机警地向四周观望,如有动静,则迅速逃窜。因此,它的生存环境需保持安静。否则,它会惊恐不安,四处逃窜。
野鸡的食量较小,食性很杂。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后回来再吃。喜欢吃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枝等。
说过了野鸡的习性后我们来说说野鸡好不好养的问题。
野鸡好养也不好养。说它好养是因为它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少有疾病;说它不好养是因为它毕竟是野生“物种”,人类对它驯化的时间还不是太长。况且,它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所以,养殖野鸡是需要有诸多要求的。并不是谁想养就可以养殖成功的。
如果你真想养殖野鸡,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安静的环境
我们上面已经说了,野鸡生性胆小,易受到惊吓。如果没有安静的环境,它就很难健康地成长,没有“成长”,何来效益?所以,安静的环境很重要。据养殖户介绍,他们将养殖场一般选择在山脚下,因为这个地方偏僻,不容易有什么干扰。
2、便利的交通
便利的交通对于任何养殖业都很重要。因为,养殖场需要运送饲料,“成鸡出栏”等,所以,养殖场必须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
3、水电来源
养殖场离不开水电。养野鸡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每天都有很多粪便需要处理,这就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对粪便进行冲洗,而且,粉碎饲料和照明都需要电力。所以,需要有便利水电条件。
余下的必须条件也是最关键条件就是资金和技术了。如果你有资金的话,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养殖野鸡了。
总之,野鸡好养也不好养。如果你有充裕的资金的话,你可以先学习技术。等学会技术后就可以投资养殖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殖野鸡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殖野鸡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