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鱼塘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鱼塘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鱼最常见的模式就是池塘养殖,但是池塘养鱼,管理也不简单,预防病害、或者是池塘水质老化、排灌水不方便。有时候生水草太多,浮萍、水藻覆盖太多,消毒工作不好做。这些都是池塘养殖的问题。那么池塘养殖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一起来看一下。
1、清塘消毒
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还要清理池塘里的淤泥,可能比较多,需要只留20多厘米的泥。一亩池塘使用200斤生石灰消毒,保持2米深的水,一周以后清洗干净,没有药发挥作用了,才能放养鱼。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消毒。
2、水质保持
水草太多,池塘里空气太差,有些东西腐烂了,影响池塘的水质。所以必须要清理过多水草,或者是水藻、有些水藻会散发有害物质,所以发现就要去掉。少量浮萍可以遮阴,但是太多了,对鱼生长不好,而且浮萍生长很快。有些水藻污染水源,会造成水质变成酸性,酸性水质容易老化。
3、病害预防
鱼在高温的夏季和气温忽高忽低的秋季容易发病,所以高温期在池塘半个月就要撒一次石灰,一亩是20斤。使用90%的晶体敌百虫250克兑水溶液喷洒。对于喂食的食物使用硫酸铜之类的消毒。对于喂食用具也要漂白清洗。有时候肠胃病流行,可以食物和大蒜一起喂养
4、池塘环境
池塘宽度在5亩左右,深度是2米多,池塘面积不要过大,不好管理,排水,或更换水方便一些。需要微碱性的土壤,土壤是沙质土。能够看到30厘米的池塘水面能见度、池水比较清,是 淡褐色的最好。但是没施肥之前最好比较清澈。
、鱼塘一般要求用条石、混凝土等建成。这些材料的成本可能较高,但是其安全性相对来说比较好,并且还经久耐用。
2、池塘应建立良好的注排水系统,注水系统应设置防止野杂鱼进入的拦网。排水系统设天渠与底函,并配置防逃设施。注排系统要科学有序,并符合防洪等标准。
3、成鱼养殖池一般要求在10-30亩,水深2.5-3m,配套的鱼苗鱼种池,可因地而宜,一般2-5亩为宜。
4、池塘间道路宽阔,周围不宜种植防碍作业的植物。池塘配搭投饵台、投饵机、增氧机等设施。
1.养鱼时还要保证食物充足,一定要注意适量投喂,每次投喂5-10分钟内能吃完的量即可。喂食频率一定要根据鱼的大小决定,尽量不要在夜间、阴天喂食。
2、养鱼时还要保证水质干净,一定要定期换水。换水的频率可以根据所养品种习性决定,一般每隔7-10天就要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都不要让水温、水质发生太大的变化,换水除了可以保证水质干净,还能够保证水的氧气含量。
1、 鱼塘的东、西方向和长宽比要因地制宜。最好选择东西向,有利于鱼塘采光,避免风浪。池塘的宽度保持在28-32m,长宽比约为5:1,面积为5-6亩。这个宽度是适合养殖的宽度,方便日常饲养管理,撒药等。工程中间也是常规挖掘机的臂长合适的长度,左右开挖即可完成塘埂,无需二次开挖,不浪费劳动力。
2、 垄窄,坡平,深浅适宜。池塘中垄面宽度应保持在0.8-1.0米,坡比1:2-2,池塘深度1.5-1.6米。垄面窄,有利于节约土地,鱼塘波浪小,对塘埂破坏小。斜率不要太大。夏季水温高时,池边太浅,水温高影响摄食。合适的池脊标准有效节约了开发成本。
3、 弧形、中间有沟、凹头的池底呈弧形,中间深,两边浅。挖掘时,挖掘机只需在池底中间挖5-8m的土,池底的弧度就能自然形成。在水池的一端设计一个2 1 0.5m的集水池。春季池塘干涸,有利于池底控水。
4、 挖池塘的时候要考虑靠近排水的地方,留有便道的空间,不要留有足够的距离便道就省了太多的土地,导致工程完工后返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鱼塘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鱼塘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