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多肉植物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多肉植物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步骤/方式1
光照
多肉植物都喜光,平时需放在采光好的环境下,让它多接受光照。光照充足多肉的状态会更美观,还可避免徒长。多肉植物虽喜光,但不耐晒,让它接受散光即可,严禁暴晒。
步骤/方式2
温度
多肉喜温暖环境,春秋季的温度更适宜,夏季必须要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流通才行。冬季需将多肉搬到室内,保温在5℃以上才行。
步骤/方式3
浇水
多肉植物的耐旱能力强,惧怕水涝,浇水等土壤发干后浇灌,干透浇透即可,一定不可有积水情况。夏冬季环境不适,需严格控水。
1,土壤
多肉喜欢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且需要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功能。可以选用腐叶土、园土、河沙,按照5:3:2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培养土,也可以直接去市场购买专用的营养土。
2,光照
多肉适宜养殖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夏季阳光强烈避免灼伤植株,可以适当遮荫,或者放在室内散光处养护,其他季节可以正常接受光照,每天至少接受4小时的光照。
3,温度
多肉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8℃-25℃,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利于植株生长,夏季高温向植株周围喷水降温,或者移到空调房养护。冬季温度低于5℃时移到室内养护
土壤:多肉植物要养好,最关键的最基础的一点就是配土,要用一些含有颗粒的土,疏松透气的土,加入一些粗砂小石子,蛭石珍珠岩麦饭石,或是实在没有的话,加点碎煤渣也行。光照:在夏天,你得为你的肉肉提供4-6个小时的光照,还需要保护他们避免中午的灼热阳光。施肥:它对肥料要求不高,也不需要经常施肥,可以在盆土加一点点基肥,后面生长过程中也可以给一点追肥,但是不宜太浓太多。
水分:多肉植物可以抵抗得住干旱,但是它惧怕积水。浇水不可过多,不可频繁的浇水,这样对多肉的根系很不好,宁愿少浇水,也不要多浇水,浇多了必然烂根。
通风:在南方的春季,会造成令人厌烦的回南天气。因为空气中水分含量过高,没有风来吹动空气,很容易造成空气的聚集。空气不流通就会造成养分不足。所以,无论在哪一个季节要做到随时通风,及时观察多肉植物的状态。
温度:恒定的温度可以让多数持续性的生长,养多肉在南方地区是最合适的,冬天也可以放在室外露养,北方地区到了秋冬季节,多肉植物是必须要放在室内层的,安全过冬的。
1、土壤——选择疏松透气、颗粒适中、排水性好且含有一定腐殖质的弱酸性或中性土。
2、水分——一般宁干勿湿,避免积水,土质微湿最佳。
3、光照——保证光照充足,夏季要进行防晒,其他季节可以全日照养护。
4、温度——多肉植物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2-28度之间,冬季为8度以上最佳。
5、施肥——对多肉植物最好是薄肥勤施,休眠期少肥。
1.温度
多肉生长的最佳温度在15-28℃,所以春秋两季是多肉生长得最快的季节。当气温在5℃以下时,多肉就容易冻伤,需要拿到室内养护。而温度30℃以上时,多肉生长萎靡,它的根茎底部还很容易黑腐,所以夏季高温时要控制浇水,注意遮阳。多肉还喜欢昼夜温差较大的生长环境,昼夜温差大于10℃时,多肉叶片更容易鲜艳上色。
2.光照
大多数多肉植物都喜光不耐阴。在室内种植时,建议将多肉放在光照直射时间能达到4小时的南阳台,才能呈现出多肉本身漂亮的果冻色。有些多肉如玉露、佛珠在散射光条件下反而生长得更好。但是光照时间过低则会引起多肉徒长,叶片稀疏,影响多肉的美观。另外还需注意,多肉在夏季要避免长时间暴晒,否则叶片容易被晒干、灼伤。
3.浇水
多肉植物浇水的频率依据季节不同而定,一般春秋两季可以每周浇一次水,夏季要适当控水每10天左右浇一次,冬季生长缓慢需水量小,每两周浇一次即可。多肉植物浇水时间还可以根据多肉叶片的状态判断,当底部叶片开始出现失水萎焉的状态时,就要立即浇水。如果多肉盆栽重量较轻,土壤表面也出现干裂,此时也需马上浇水。
4.施肥
多肉施肥通常用颗粒型的缓释肥,非常适合在春秋多肉生长旺盛的时候为其追肥。给单株的小盆栽施用,每次用小勺挖半勺或一勺即可。缓释肥颗粒直接施在土壤表层,每2-3个月施用一次。缓释肥的肥效非常持久和缓和,能在浇水后逐渐渗透到土壤中被根系吸收。也可以在多肉植株移栽换盆前,作为基肥混合在底层的盆土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多肉植物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多肉植物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