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蛏子养殖技术,池塘蛏子养殖技术视频

2024-07-03 16:36:03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池塘蛏子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池塘蛏子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蛏子养殖如何快速生长?

如何快速生长以下步骤

池塘蛏子养殖技术,池塘蛏子养殖技术视频

1、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选择在中、低潮区、以内湾或河口平坦且略有倾斜的滩涂地,要求潮流必须畅顺和风平浪静,也可在池塘养殖。蛏子生长在沙层下30公分处,所以对于底质要求较高,最好在表层要有几厘米厚的软泥,中间为泥沙混完,最下层为沙。同时它对于水质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要求海水比重在1.010-1.025之间,适宜生长水温3-32度,喜弱碱性水体,pH值8.01-8.15。

2、蛏埕管理

播苗后加强蛏埕管理,经常巡查看,查看蛏苗的生长速度鸡成活率,及时进行补苗和相应措施。在夏季时高温炎热,而蛏埕泥地的散热性较差,不利于蛏子的生长,所以这时就需要加沙进行调节温度,使蛏子处于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加沙时间在6月之前,一般每亩加沙1.5吨,加沙时要求均匀的撒在埕面,另外在暴风雨期间,要注意泥土堆集情况,及时将淤泥推移其他地区。在蛏埕管理时还要注意自然灾害和生物敌害防治=工作,以免应其造成巨大的损失。

蛏子具有先长壳后长肉的特性。在养殖前期,它需要摄取大量的钙质以满足它的生长需求。“活力钙”含有丰富的有机钙,利于蛏子的吸收,能够促进蛏子快速的长壳和硬壳,避免软边和壳脆,增加体重,并且提高蛏子抗应激能力。

使用后增重效果明显,表明“活力钙”+“水产诱食酵母”长期合用对蛏子促生长效果明显。

要养好蛏子,在操作、管理要注意下列几点:

1)选好养殖场地。

外涂养殖选在中潮区下层至低潮区每天有2-3小时插露为好;虾蛏混养塘底一定要处理塘底的黑泥,底质以软泥和泥砂混合的底质为佳。

2)建设标准模式蛏田。

外涂养殖无论是熟涂还是生涂都要经过翻涂、耙土、平埕才能放养,可将整片蛏埕划分成宽3-7米的小畦,畦之间留有小沟,畦面呈马路形、不积水,虾蛏混养塘参照外涂建畦,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1/3为佳,蛏苗放养前须“发塘”。

3)精心选、运蛏苗。

蛏苗选择工作一定要做好,切忌淡水浸过的蛏苗和隔夜蛏苗,否则死亡率较高。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在适宜的播种季节内,提倡早播,一般在清明节前结束,播苗应在大潮汛期间进行,外涂养殖每亩可播壳长1厘米的蛏苗70公斤,内塘每亩可60-80播公斤,不要过密。

播前遇下雨、淡水多,每亩可撒粗盐10公斤左右,以利蛏苗钻穴。

蛏子王怎么养殖?

、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选择在中、低潮区、以内湾或河口平坦且略有倾斜的滩涂地,要求潮流必须畅顺和风平浪静,也可在池塘养殖。蛏子生长在沙层下30公分处,所以对于底质要求较高,最好在表层要有几厘米厚的软泥,中间为泥沙混完,最下层为沙。同时它对于水质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要求海水比重在1.010-1.025之间,适宜生长水温3-32度,喜弱碱性水体,pH值8.01-8.15。

2、蛏田整理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后,就要对蛏田进行整理,首先要对场地进行耙土和翻耕,对底质较硬的地区进行深翻,然后耙细、整平等步骤,使土质变为柔软,适宜蛏子的生长。在播苗前,先要对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用漂白粉泼洒水体中,约2-3天后将水排空,再用茶籽饼,消灭蛏田中的小鱼虾以及螺类,防止其吃掉蛏子幼苗。

3、播苗

播苗时间南北方略有差异,南方温度回升快,可在4月清明节前播苗,而北方则要在5月下旬播苗。播苗前先用木桶或塑料桶盛好苗种,再用海水洗净泥沙,就可以进行播苗了,播苗可采用抛播和撒播两种。抛播适用于埕面宽的蛏田,将蛏苗轻轻抓起,向埕面抛洒,无风时时,可几人交叉抛播,有风时,顺应风力抛播;而撒播则适应于埕面窄的蛏田,同样轻轻抓起种苗,用力向埕面撒播。

4、蛏埕管理

播苗后加强蛏埕管理,经常巡查看,查看蛏苗的生长速度鸡成活率,及时进行补苗和相应措施。在夏季时高温炎热,而蛏埕泥地的散热性较差,不利于蛏子的生长,所以这时就需要加沙进行调节温度,使蛏子处于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加沙时间在6月之前,一般每亩加沙1.5吨,加沙时要求均匀的撒在埕面,另外在暴风雨期间,要注意泥土堆集情况,及时将淤泥推移其他地区。在蛏埕管理时还要注意自然灾害和生物敌害防治=工作,以免应其造成巨大的损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池塘蛏子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池塘蛏子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