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殖鹿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养殖鹿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饲料 梅花鹿食性比牛羊广泛,牛羊不吃的树枝叶,也是鹿的喜食饲料。精饲料主要有豆类、麦类、玉米等,饲喂时需要碾碎或煮熟,泡软以提高消化率。粗饲料为各种无毒的青绿植物的茎叶及农作物秸秆、秧蔓等。各种块根类,玉米秸秆,番薯藤等贮料也是梅花鹿冬季的喜食饲料。
二、管理
(1)建筑鹿舍要坚固,因鹿性野,一般围墙筑高2米,舍地面积每头鹿得10平方米。建筑材料要因地制宜。
(2)养好公鹿十分重要。饲养公鹿可分生茸前期(2~4月)与生茸期5~8月。配种期(9~11月)与配种恢复期(12~1月)两个阶段,2月过后气温回升日照增长,为了满足公鹿生茸的生理需要,应逐渐增加精料,可喂给混合精料1~1.25千克,以后每5天增加70~80克,到5月初增到2千克。饲料中富含蛋白质的豆类料应占50%~60%,食盐、贝壳粉等矿物质饲料每天15~20克,有条件的可喂些畜用生长素之类的添加剂。粗饲料做到质量好数量足,吃得饱不浪费。7月锯完头茬茸的非种用公鹿应减少精料50%~60%,以免配种期激烈的顶撞,配种用的公鹿因性的冲动变得兴奋好斗,食欲相反减退,要注意管理减少损伤。
(3)饲料要尽量作到多样化。多给青绿料与块根饲料,混合饲料每天0.5~0.75千克。配种期之后公鹿营养下降,加之天气转冷,要注意鹿舍保温,饮温水。粗料要充足、混合精饲料每天1千克左右,否则有不同程度影响鹿的越冬体壮。
(4)要选择产茸量高,体质好而遗传性能佳的公鹿作种,配种方法采用一公多母,可配20~30头母鹿。受胎率高达90%以上。母鹿发情周期17~21天,发情持续期8~16小时,妊娠期224~231天。5~6月是母鹿产仔期,每胎产一仔,产双胎的罕见。
(5)产仔期要保持圈舍清洁,在棚舍边角处放些干草供仔鹿休息。仔鹿哺乳期为两个月,半年时间性成熟。
野生鹿的养殖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搭建鹿场: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且水源方便的地方搭建鹿场。鹿场活动量较大,鹿舍占地面积每头2~3平方米,运动场8~10平方米。用石板或光滑木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等易打扫。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
选择品种:选择健康且适应力强的野生鹿种。
饲养管理:根据野生鹿的饮食习惯和需求进行饲养。鹿主要吃草,需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多样性。同时,要保持鹿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鹿舍和运动场。
防疫:野生鹿可能携带各种疾病,因此需要定期进行体检,注射疫苗,并防止鹿群之间的交叉感染。
关注野生鹿的行为:野生鹿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食欲不振、行动不便等,这可能是疾病的征兆。因此,需要密切关注野生鹿的行为变化。
避免过度惊扰:在捕捉、运输和饲养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野生鹿的惊扰,避免使它们感到不安或压力过大。
建立健康档案:为每只野生鹿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它们的体重、饮食、行为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健康问题。
以上是野生鹿的养殖步骤,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殖鹿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殖鹿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