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殖鸭子的技术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养殖鸭子的技术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鸭子的食物很广,象现在大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 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 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一、控制温度
小鸭子抵抗力比较低,生理各个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要保证周围的温度比较温暖。不能过低,保持鸭舍昼夜温度的温差不超过3度,在小鸭子破壳后的第一个星期内,需要将温度控制在3二、0℃左右,然后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温度,直到一月后将温度控制在16℃左右即可。
二、饮水
小鸭子破壳后的一天内,要进行初饮,最好在水中加入一点高锰酸钾,目的是为了将小鸭子的肠胃通顺。如果是在外购种进行了长时间运输的小鸭子,应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蔗糖,水温将其控制在与室温一致即可。日龄达到两天后,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速补,增加小鸭子的抵抗能力,不能中断小鸭子的饮水。
三、饲料喂养
在小鸭子初饮1-2小时后,便可以开始投喂饲料,饲料可以与剩下的米粒与其搅拌投放,一次性不可投放太多,防止小鸭子进食过多引起腹胀,消化不良。要以“少量多喂”的原则为主。生长两天之后,便可逐渐改变饲料成分,增加蛋白质等物质,根据小鸭子的日龄逐渐减少饲料投喂的次数。
四、光照
小鸭子对于光照的需求是比较大的,所以在管理小鸭子的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光照。充足的光照对小鸭子的进食、饮水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促进小鸭子的生长,增强抵抗性。根据小鸭子的年龄控制光照时间,0.5-1.5月内的小鸭子每天光照时间不得低于10个小时。
五、放养
要想小鸭子长得快,就要给小鸭子增强户外活动,带它们经常到草地上活动。在小鸭子稍微大一些以后,就可以选择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把小鸭子进行放养,增强它们的体质。一般在春天和秋天的下午进行放养,夏季要在早上或者下午放养,冬季要选择天气晴朗的中午放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殖鸭子的技术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殖鸭子的技术方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