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坑螺养殖技术,山坑螺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2024-06-30 08:45:05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坑螺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山坑螺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坑螺养殖方法?

1、选地:山坑螺的适应性很强,可以在稻田、池塘中养殖,养殖前需在池塘底部加入适量的有机土,并且还需要加入适量的石块。

山坑螺养殖技术,山坑螺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2、消毒:养殖山坑螺之前,需要将池塘消毒,还可以在池塘里面养殖适量的浮游生物。

3、养殖:选择健康的山坑螺,将其投放在池塘中,每隔一段时间可以投喂适量的食物。

自然水域饲养,可隔一段时间投放适量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

高密度精养下,则需要投放人工饵料,可简单用米糠、麦麸、豆粉以40%、30%和20%的比例配合成螺的上等饲料。

山坑螺如何饲养?

1、山坑螺的适应性比较强、抗病能力强,养殖环境可以选择在农村河渠、稻田、池塘等,还可以用养殖池进行饲养,养殖池塘要求底泥厚度10-15厘米左右,在水面可以栽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养殖池里可以放入竹尾、石块、草地等给山坑螺提供隐蔽栖息。

2、在投放山坑螺前,可以先用生石灰进行清塘,一般每亩用60-80公斤,经过3-4天之后可以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给山坑螺提供食物。

3、选择壳比较薄、色泽淡褐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体每平方米可以投放种螺1-2公斤左右,精养池则可以适当增大投放量。

4、在自然水域进行饲养,可以隔一段时间投放适量肥、鸡粪、猪粪或者稻草等有机肥料,这样就可以满足山坑螺生长需求,在高密度精养的情况下,就需要投放人工饵料进行饲养。

5、在收获山坑螺的时候,可以采取捕打留小,留养幼螺和部分母螺,这样可以自然补种,不需要投放种苗。

自然水域饲养,可隔一段时间投放适量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

高密度精养下,则需要投放人工饵料,可简单用米糠、麦麸、豆粉以40%、30%和20%的比例配合成螺的上等饲料。

日常投喂可根据气候以及吃食情况,按时投喂,一般20℃~28℃时,食欲旺盛,可2天投喂一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

水温在15℃~20℃、28℃~30℃,可一周投喂2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则少投或不投

山坑螺抓回来怎么养?

山坑螺也是一种食用螺,如小手指大小,呈圆锥形,在每年秋季上市,具有一定的养殖效益,现来讲讲山坑螺的养殖方法。

一、人工养殖

1.养殖环境 山坑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里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山坑螺隐蔽栖息。山坑螺投放前几天,按每亩60公斤~80公斤的用量全池施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天~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山坑螺摄食。   

2.放养种螺 种螺放养最好在螺繁殖前期完成。种螺的来源:一是市场收集.二是野外采集。选择壳薄而完整色泽淡褐、体圆顶钝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体中每平方米投放种螺1公斤~2公斤,精养池可增大投种量2倍~3倍。养殖山坑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螺、泥鳅混养方式。   

3.饲养管理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螺生长需要。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则必须投人工饵料。山坑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40%、30%和20%的比例配合即成螺的上等饲料。 根据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水温在15℃~20℃、28℃~30℃幅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则少投或不投。   

二、日常管理工作 

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山坑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次~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坑螺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坑螺养殖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