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珍珠蚌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珍珠蚌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殖池塘要求:养殖珍珠蚌时,需要根据养殖的数量来决定池塘的大小。品种选择:选择特性优良的珍珠蚌进行养殖。投喂管理:定期投喂硅藻、绿藻、金藻等,投喂有机碎屑。注:水质要求有一定的流速,PH值7-8。
珍珠蚌的保养方法
1、养池要求
养殖珍珠蚌时,需要根据养殖的数量来决定池塘的大小。一般池塘面积在3-5亩之间,水深1.5-2米,有利于珍珠蚌的健康生长发育。此外,养殖池可混养草鱼、鲫鱼、鳙鱼等鱼类,提高池塘利用率。
2、选择品种
可选用性状优良的珍珠蚌进行养殖,如康乐蚌、塘蝶蚌、褶冠蚌等,要求育苗3年以上,健康活跃。注意,最好的贻贝用于养殖选择野生珍珠贻贝。
3、饲喂管理
珍珠蚌多以藻类为食,所以在养护期间可以投喂硅藻、绿藻、金藻等,也可以投喂小型浮游生物、细菌等有机碎屑。另外,养殖丰富的饵料生物,有利于珍珠蚌粗壮的生长。
4、注意事项
珍珠蚌养护的水质要求有一定的流速,水域的PH值在7-8之间。另外,如果珍珠蚌与鱼混养,一旦发现珍珠蚌出现病害症状,应及时防治,防止鱼和鱼的珍珠贝全部死亡。
珍珠蚌要这样养:
一、选择场址:
1、池塘的养殖面积要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池塘中可混养草鱼、鳊鱼、鲫鱼,不宜放养竞食性鱼类如鲢鱼等,切勿放养肉食性鱼类如青鱼、乌鳢等。
2、要选择无污染的河流,氧气充足、水质清新、水体呈流动状态、物质交换充分,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
3、如果选择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要较大,选择岸边或弯处水体较浅的水域进行珍珠蚌养殖,水体流动性要好、水质要清澈、溶氧要丰富。
二:选择生态环境
1、水深1.5~2.5米较为适宜,有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培育极其重要。保持育珠水域的pH值在中性略偏碱的范围,以7—8为宜。
2、钙盐是育珠蚌最需要的盐类。蚌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的合成依赖于钙的吸收,保持水体中钙含量为15毫克/升以上,可通过施加钙肥来补充钙源。镁、硅、锰、铁等不仅是育珠蚌生长所需元素,而且也是其饵料生物生长所必需的,通过施加有机肥、无机肥来补充这些营养元素。
3、三角帆蚌最适的饵料生物为硅藻、金藻、绿藻、裸藻等,其次是小型浮游动物和细菌等有机碎屑。所以培养丰富的饵料生物对珍珠养殖至关重要。水体的肥瘦、饵料生物的丰欠可通过水色来反应,水体颜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30厘米左右为宜,并且保持育珠水体“肥、活、爽、 嫩”的状态。
养殖珍珠蚌的注意事项:
1、养殖珍珠蚌要注意这三点:水质环境、养蚌技术、对于鱼珠混养的品种选择。
2、在养殖珍珠蚌时,可以在养殖塘混养鱼类,比如说鲫鱼、花鲢、白鲢、黄辣丁等鱼类品种,但是不能混养鲶鱼、乌鱼等凶恶鱼类。
3、在混养鱼类时,不要将鱼类与患病珍珠蚌混养,不然将会导致珍珠蚌和鱼类都死亡,如果发生患病珍珠蚌,应及时用药治疗。
养殖产地:选择水深1.5~2.5米左右、pH值在中性略偏碱的封闭式湖滩或河滩池塘进行养殖;将珍珠蚌放在水底,铺上沙子;
在水底投放饵料生物,如:硅藻、金藻、绿藻、裸藻等;及时清理水底废物,保证水质;及时施加钙肥来补充珍珠蚌钙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珍珠蚌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珍珠蚌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