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平菇的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平菇的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平菇在发菌期需要对环境进行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在播后两天,菌种会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需要每天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注意将室温控制在30℃以下,且空气湿度在65%左右,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10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
平菇养殖要蒸汽消毒
原料的消毒灭菌也很关键,饲料袋宽度在22-25厘米左右,类似透明薄膜的质量,有一定的韧度,之后将原料装入饲料袋,压实、压紧做成代料筒子,然后用高温蒸汽的形式进行消毒杀菌,一般需要10小时以上。
养殖方法:
1.处理菌棒,将买回来的平菇菌棒的外皮塑料剥掉,但不要剥掉里面的塑料层以免菌棒松散,然后用针管或在菌棒上打孔浸水,让菌棒吸足水分。
2.潮湿的种植环境。等菌棒吸饱水分就可以进行种植。把平菇菌棒放在消毒过的无菌容器里或者盘子也行,再将其放置无光的潮湿地方,保持通风,就会长出蘑菇。
3.及时采收,在第一茬蘑菇长到一定大小就可以采收,采收完需放置潮湿的地方恢复,等菌棒恢复之后可以进行二次种植,再长出平菇,一般能长3次。
4.避免光照,做好养护工作。要注意在栽种平菇菌棒不能让其接受光照直射或过长散射照射,一定保证环境阴暗,潮湿,菌棒生长需要较大温差,因此在夜间可以将其放到室外增加温差。
首先是品种选择。只有好的品种才有好的产量。其次是湿度,通风,温度的协调管理。只有达到了它的要求才有高产的可能。
第三培养基的制作。不能贪图便宜忽视质量。没有好的培养基就出不来高产的蘑菇。
选菌块。将发好的菌块充分转色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菌筒作处理。如老菌皮过厚可进行搔菌,待其菌丝愈合后方可进行选用。
热水浸泡。浸块时,一般将水烧到33℃,然后将菌筒倒入池内,浸泡3-5小时。如果水温降低,可添加开水, 调节水温至18-33℃。浸好的块捞出,放在出菇场地,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湿,并用薄膜覆盖,直至块上现蕾,再进行通风换气。出菇期间如气温低,可直接向块上喷洒 18-33℃的热水,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提高薄膜内环境温度,以利香菇正常生长。
菇的采收管理。浸泡过的块要用塑料薄膜覆盖继续保温,菇蕾能很快拱出菌块,此时加强通风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10-17天便可采第一茬菇。采完 后,揭开薄膜让香菇块充分干燥7-15天,并用护树大将军喷施消毒杀菌,抑制病菌感染,影响第二次的发育。随后用热水浸第二次。待采完第二茬菇后应给香菇块补充一定的养分,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恢复香菇的元气,提高自身免疫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平菇的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平菇的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