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豆丹养殖技术视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豆丹养殖技术视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想要养殖豆丹,首先要在地势相对较高、有利于排水的地方建造大棚;在选择豆丹种源时,必须要选择即将入土或已入土的豆虫;然后要对大棚里的土壤进行深耕,浅耙,整平后要做畦;膜和网要深埋在土壤中,深度为15-20cm;把挑选好的豆虫放在畦中并盖土,盖土深度10-15cm为宜。
一、豆丹养殖技术
1、选址
以大棚养殖豆丹(豆虫)为例,一般要在地势相对较高、有利于排水的地方建造大棚。
2、选种
(1)在选择豆丹种源时,必须要选择即将入土或已入土的豆虫作为种源。
(2)从特征上来看,一般需要选择形态为环形或者为挺直棒状的豆丹,不可选择活力很强的豆丹作为种源。
1.养殖豆丹时,首先需要选种处理。可以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将要入土的豆丹从土壤中挖出,并挑选其中体型肥壮、生长健康且没有寄生虫的豆丹作为种虫,并对其进行暖种处理,促使豆丹尽快的羽化。
2、交配产卵
在豆丹顺利羽化后,需要对其进行剪翅处理,避免羽化后的飞蛾逃脱。然后可以将雄蛾与雌蛾放置在一个容器中,并向容器底部以及四周铺上白纸,等待雌蛾交配后,顺利的产出虫卵。
3、孵化喂养
在雌蛾产出虫卵后,即可将虫卵收集在一起,并将其浸泡在福尔马林与清水混合的药剂中,半小时后取出,晾干水分后,等待孵化。等待来年温度上升时,即可对豆丹虫卵进行孵化。
4、定期巡视
豆丹主要以大豆叶片为食,所以养殖豆丹,就需要准备一块较大的田地栽种大豆,然后将孵化的豆丹幼虫放置在大豆上即可。同时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巡视,一旦发现有豆丹食物不足,则需要及时将豆丹所在枝叶剪下,放置在食物充足的环境中!
养殖豆丹时,可以在每年的十一月,从土壤中挖出入土的豆丹,并选择生长健康的品种作为种虫,然后可以为种虫提供温暖的环境,等待其羽化交配,然后获取虫卵进行孵化,再将孵化的豆丹幼虫放入栽种的大豆植株上即可
灌云现有的豆丹的人工养殖技术已申请专利,专利名称:豆丹高产养殖方法,专利号:2008101682159,该技术利用大棚等加温设施,实现了豆丹的提前上市,填补了市场空白,创造了每斤豆丹300元的神话。
但现有技术在病害防治方面上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给豆丹养殖带来一定的风险,也限制了养殖面积的推广。
年初举办培训班时,到场的养殖户有20多家,养殖面积400多亩。
二代养殖技术在病害防治方面有了质的突破,实现了真正的室内育种。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三个关键步骤的控制,淘汰带有病毒和致病菌的蛹、蛾、卵,实现了孵化出体质健康的豆丹幼虫的目标,彻底解决了病害问题。
当然,养殖过程的管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在土壤的消毒、大豆品种的选择、种植密度的优化、大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豆丹品种的优选和替代饲料、人工饲料的开发,是下一步技术攻关的目标。
养殖豆丹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场地准备: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要求通风良好、排水方便。
2. 种源获取:购买或自行采集优质的豆丹种源。
3. 饲料种植:种植适宜豆丹生长的大豆等作物。
4. 幼虫饲养:
-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 保证充足的饲料供应。
5. 成虫管理:
- 提供适宜的栖息和繁殖环境。
- 注意成虫的饲养密度。
6.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7. 饲养环境维护:保持养殖场地的清洁卫生。
8. 注意事项:
- 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 密切观察豆丹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养殖策略。
- 学习相关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水平。
养殖豆丹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以下是一些额外的建议:
1. 了解豆丹的生长习性和需求,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
2. 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和防疫。
3. 注意养殖场地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4.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豆丹的生长。
5. 定期对养殖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豆丹养殖技术视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豆丹养殖技术视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