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养殖技术,大闸蟹养殖技术与方法

2024-11-15 01:52:07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闸蟹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大闸蟹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螃蟹的技术全过程?

1、养殖环境

大闸蟹养殖技术,大闸蟹养殖技术与方法

养殖螃蟹的过程中,要准备鱼缸或玻璃缸作为器皿,并向底部铺上细沙,为螃蟹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而且要在鱼缸中加入河水、湖水,如果要使用自来水,要将水分静置后使用。

2、喂食方法

螃蟹养殖初期不用喂食,此时螃蟹没有适应环境,不会进食,等待一段时候,可以为螃蟹提供鱼虾、蛋黄、红线虫等食物,而且每次喂食后,要让螃蟹在半小时内进食完,并及时清除食物残渣。

3、定期清洗

养殖螃蟹时,要定期对其进行清洗,使用牙刷蘸上沐浴露或肥皂后,刷洗其背甲,避免滋生细菌,导致螃蟹壳发软受损,而且在每次换水时,要将鱼缸中的清水排出,然后清洗内部后,重新将螃蟹放入养殖。

中华绒螯螃蟹怎么养?

人工繁殖

每年10月中、下旬,选取成熟雌雄蟹分开暂养于土池中。每平方米放亲蟹2~3只。池周设防逃设施,水深1.5~2米,水质清洁。初期每天或隔天投喂鱼干、蚌肉、谷类、薯类等,半个月或1个月灌新水1次。

水温下降至7℃以下时,不再投饵。翌年水温升至7~10℃时进行催产。交配蟹的雌雄比为1.5~3∶1。实验证明,8‰~33‰的盐度能促使产卵。为此,沿海地区多采用天然海水或河口半咸水,内陆地区则配制人工半咸水。雌蟹在交配后,约经7~16小时,受精卵由生殖孔排出,粘附在腹肢内肢的刚毛上,形如长串葡萄。

100余克的个体抱卵约30万粒,150克以上的个体抱卵70万~90万粒。首批受精卵孵化后,勿需再次交配就能第二次抱卵,少数甚至能第三次抱卵,称之为多次抱卵现象。正常的受精卵为酱紫色或赤豆沙色,遇水温过高、性腺过熟或水质恶化等情况,会呈现米灰色、灰白色或蓝紫色,往往不能顺利发育孵化,或孵出的溞状幼体弱小,成活率低。

当胚体将要孵出时,需将抱卵蟹自交配池移至育苗池(池水仍为人工配制半咸水),用直径40~50厘米的竹笼吊养,每笼放抱卵蟹15~20只;

或直接散放于专用的出苗池中,待孵出第一期溞状幼体后,用管道输入育苗池。育苗池为室内水泥池,设有给排水和采光、加温控温、充氧增氧、排污、集苗等设施,还应配有活饵料培育设备,培育卤虫、轮虫和单细胞藻类。

投饵采取少量勤投的方法。在自然温度下经30~40天、人工加温时约20天左右,溞状幼体就能发育成大眼幼体。

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方法?

大闸蟹,需要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可以在水中放一些石头、细沙和水草。还可以在水中放一些螺蛳,净化水质,也可以给大闸蟹蟹充饥补充营养。平时可喂食红线虫、内脏等,需要控制食量和时间,需要常换水,同时保持定量的光照。

 

赶海小螃蟹饲养方法?

1、找一个放细沙的盆子,饲养的水以浸过螃蟹的壳为宜,用海水,可以去买专用海盐来配海水。

2、螃蟹可以适当的晒太阳,切不可太久。

3、螃蟹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喂鸡蛋黄、火腿肠、鸡鸭的内脏、小鱼小虾鱼、食或者大米。同时要喂一些植物饲料。

4、螃蟹的摄食强度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在夏秋两季随着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蟹的摄食能力增强,这时每天投喂一次。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蟹的摄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数日投喂一次。因为蟹是昼伏夜出的水生动物,可以在傍晚前后投喂。

5、定期给螃蟹清洗,清洗时用手固定住螃蟹,再用牙刷沾点沐浴露或肥皂清清刷刷它,尤其死角处。洗过澡用水冲干净,水盆也要洗,偶尔撒点盐,主要是预防传染病的

6、螃蟹刚到陌生的环境会拒绝采食,前两天可以不喂,之后再逐渐增加饲喂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闸蟹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闸蟹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