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虾稻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虾稻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苗种放养前期准备
1月—2月,改造虾沟,采用“一”或者“L”型田边沟,沟深0.6-0.8米、宽4米、坡比1:1.5,对虾沟、大田冻、晒、消毒,消毒用药量按水深1米亩用生石灰160公斤;消毒后10天栽植伊乐藻到沟、田之中,每隔2-3米栽植一族,以星状分布。
虾稻共作的养殖:苗种投放
3月—4月中旬,待水草扎根发芽后,投放虾苗到沟、大田中(越早越好),投放量5000-7000尾/亩,规格为70~200尾/500g,同时适当投喂浸泡过的大豆、玉米等植物性蛋白饵料。
虾稻共作的养殖:日常管理
4月下旬—5月,注意水质调控、水草养护、病害预防治疗等工作,对虾沟、大田中的虾苗加强投喂人工饲料、小杂鱼等,一般为存塘虾总量的1-2%。
7月初—8月中旬,做好水稻前期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人工耘耥拔除多余的大杂草,水稻移栽25天后分次轻搁田2-3次。适当少量辅助投喂人工饲料、小杂鱼等,并适时起捕部分成虾出售。做好田间日常管理工作
就是利用农业生态学原理构建稻田虾、稻共生系统,通过人为种植、养殖、施肥、水位调控和留种、保种等配套措施,实现小龙虾的自繁、自育、自养和系统生产力的提高。
该模式通过挖环形沟、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人为构建小龙虾生活环境和活动生态廊道,水稻收割前投放种虾,水稻收割后淹水养虾,通过小龙虾捕食越冬害虫及微生物,降低病虫草害基数,冬春两季通过小龙虾实现秸秆还田;次年水稻移栽返青后,实行虾、稻共育,利用虾捕食各类水稻螟虫及稻飞虱等害虫;6-8月份安装频振灯或黑光灯诱杀各类害虫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减少农药使用量,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具体的说,就是每年的8月至9月中稻收割前投放亲虾,第二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收获成虾,5月底、6月初整田、插秧,8、9月收获亲虾或商品虾,如此循环轮替的过程。
稻虾混养收稻时天里有龙虾吗?
谢谢邀请!我对稻虾混养模式相对比较精通,我就一线实践经验谈谈收稻谷时天里有龙虾吗?以及收割稻谷时稻田土壤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一、稻虾混养模式收稻时台田还有小龙虾吗?
稻虾混养模式,就是利用稻谷的生长周期间隙,在人工插秧后7-10个自然日内,及时投苗养殖小龙虾的一种模式。但是稻虾混养模式中,稻谷收割的所有流程与虾稻轮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论是稻虾混养,还是稻虾轮作,都必须在稻谷成熟前15—20天内,将稻虾混养模式中的台田水位落入环沟,目的就是人工干预提前催熟稻谷和晒干土壤供稻谷收割机器行驶收割稻谷,保证不陷入台田!
其次,当水位落入环沟后,大部分龙虾都会随着水位降低时一同落入环沟,没有落入环沟的,稻谷收割季节也正是小龙虾交配繁殖的季节,不随着水位落入环沟的会直接就近寻找天埂打洞孵化产卵,所以稻谷收割时,台田是没有小龙虾的,同时,小龙虾有喜水特性,稻田无水小龙虾也很难在稻谷收割的高温季节存活,小龙虾要么退到环沟,要么打洞躲避或者交配产卵。
二、稻虾混养模式介绍
首先,稻虾混养模式一般6月1日插秧,6月10日左右将水位上升至台田30公分以上,方可投苗。
其次,建议人工插秧,稻干生长快,便于及时将水位加深,为投苗创造条件。
第三,建议稻种选择杂交的高杆稻,稻杆越高,水位就加的就越深,混养投苗的数量和虾苗生长空间就会增大,水位越小,生长空间就越小,成虾产量也就最低。
〖多多虾谈专注于水产领域的各种疑问解答,有疑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后私信我保持一对一沟通,记得点赞哟!!〗
虾稻共养收稻子的时候,田里还有虾吗?该怎么处理?
首先还是纠正一下稻田养虾的概念,规范的说法叫虾稻共作,也可以叫虾稻种养,而不是叫虾稻共养或者虾稻混养。
虾稻共作收稻子的时候,田里是肯定有虾的,而且数量还很多。但是我们是看不到虾的,因为田里的虾已经就地打洞,钻到洞里去了!
9月下旬虾稻田里的水稻在经过大水灌浆之后,就要缓慢降水晒田了。这样做一方面是让稻田里的龙虾回到环沟中来;另一方面是增加水稻的成熟度,防止倒伏,便于机械收割。而在排水晒田的半个月左右时间里,由于稻杆密集带来的良好隐蔽性,除少数龙虾爬回环沟外,大多数都留在了稻田中。稻田的水排干后,龙虾只有就地打洞钻入其中。所以我们在用机械收割稻子的时候,并不担心龙虾会被压死。
10月中下旬稻子收割完,要继续晒田10天左右,把割下来的稻草和稻桩都晒枯,防止稻草泡水后快速腐烂坏水。在此期间,对稻田的环沟进行清塘消毒,用茶枯粉杀野杂、生石灰杀菌,然后在环沟中栽上伊乐藻。等田里的稻草晒枯发白后,就可以给稻田上水了。
当稻田水位高于田面20公分左右时,保持水位不变。稻田中打洞的龙虾由于洞口被淹,都会从洞里爬出来再次回到水中,继续摄食并开始产卵。这时候稻田和环沟中都要加强投喂,保证龙虾有充足的营养,能够快速繁殖出虾苗,也为自身顺利越冬储备能量。同时在稻田里也要栽植伊乐藻。到11月上旬,年前能产卵的虾基本上产卵完毕,田里的虾就要依次打洞开始冬眠了。
随着气温的降低,稻田要再次上水,达到田面以上40~50公分。田间管理转到虾苗越冬管理上来,要加强肥水、投喂豆浆、控制青苔、注意保温,给虾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来年虾苗的规格和产量。
虾稻共养收稻子时候田里还有虾吗?该怎么处理
首先肯定一点,虾稻工作田在水稻收割的时候是有小龙虾的。
虾稻田收割水稻最晚的时候在10月中下旬,为方便机械收割水稻,通常都会在水稻收割前7-10天将水慢慢的排干,然后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晒田,把田面给晒干,以方便收割机进稻田。
在给稻田排水的时候,水一定要慢慢的排放,以引导小龙虾顺着水进入到环形沟里面去或者是稻田里的溜沟里面,以躲避收割水稻时收割机的碾压。
在水稻收割后,不要着急上水,继续晒田,并且可以每亩用生石灰15-20公斤撒在稻田田面,这样既可以消毒杀菌,又可以杀青苔。连续晒田大概7-10天时间,稻草这个时候也晒枯了,然后将稻草收集起来码成堆分别堆放在稻田不同地方再上水。
上水的时候淹没稻田平面15-20公分,这样稻草也就浸泡在水里面腐烂分解。为解决黑水或者红水的问题,可以将稻田平台四周用泥围起来,让稻田里面的水不会流进环形沟,然后对里面的水换两遍。也可以选择使用枯草芽孢菌,撒在稻草四周,这样也可以净化水体,解决黑水问题,还能够加速稻草的分解。
以上是清水塘个人看法,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指正。关注三农信息,交流三农信息,欢迎大家关注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虾稻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虾稻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