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稻田养殖河蟹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稻田养殖河蟹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每亩600只左右,采取早放精养 常规养蟹在水稻插完秧后放苗 应在育苗之前就放苗 平均早放1个半月 螃蟹的生长周期大概在6个月。这样稻田蟹的个头就会变大了20-30克,身价和受欢迎程度都明显地不一样了,河蟹在吃稻田里的微生物之外 再投放全价饵料 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蛋白在30%以上。
稻田毛蟹不需要什么繁殖方法。他能自然繁殖了。螃蟹在被驯化前被人工养殖和人工繁殖前也是野生动物,也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虽然自然界中螃蟹长到成年是很难的,螃蟹一次可以产出数万甚至数百万粒,而且孵化率很高,能达到90%左右。刚孵出的幼体看上去很像水蚤,需要经历五次蜕皮后才会变成蟹苗。这样也弥补了蟹苗不容易长到成年的不足。
稻田河蟹养殖技术
1、养蟹稻田准备
养蟹稻田需要防逃设施。田埂要求高60厘米,宽40-50厘米,在田埂上覆双层塑料薄膜即可。也可在稻田四周围起光滑的石棉瓦或聚乙烯网片防逃。进出水口也要装防逃棚。在距田埂3米开挖环沟,养蟹苗、蟹种的环沟宽1米、深0.8米就可。养成蟹环沟宽2-3米、深1米。田中间也要开沟、开溜(蟹塘)。沟宽50-60厘米、深50厘米,养成蟹可加宽到1米、深60厘米。溜的面积8-10平方米、深1米。沟、溜约占稻田总面积的30%左右。养蟹田以2-3亩为一个养殖单元为宜。
2、苗种放养
培育蟹种每亩放养蟹苗0.5千克。养殖成蟹则每亩可放养个体重为10-15克的蟹种1500-2000只。也可利用当年早繁蟹苗,放到温室里强化培育后,5月再放进稻田,可以缩短养殖周期。
3、螃蟹的饲养管理
日投喂1-2次,一般上午8-9时和下午4-5时。特别饲养成蟹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饵率为3%-5%。投喂点应在预先设置的食台上或蟹沟两侧的岸边。投喂时要注意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因河蟹有打洞习性,发现漏洞及时堵塞。暴雨时注意防涝、螃蟹的逃逆,干旱季节注意缺水。正常情况下稻田水深保持6-10厘米。为保持水质的清新,要经常换水,6-7月可每周换水1次;8-9月每周换水2-3次;9月以后可每5-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5。另外饲养期间每隔10天在沟、溜中施1次生石灰,使水呈5-10毫克/升。
螃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以及危害水稻生长的虫类,它的排泄物还可以作为肥料供水稻生长。但养殖量一多,食物来源不够,甚至会啃食水稻茎干,所以就需要投食饵料,前期投喂优质饲料,中期以青饲料为主,搭配小鱼虾,后期投食高蛋白精饲料,让其快速生长。
稻田养螃蟹每亩放多少只为好?蟹苗规格多大为最佳?
水稻田养殖螃蟹和水稻田养殖小龙虾一样,同样都是属于一种套养模式,这样水稻田的稻谷产量不会有太大的降低,但是套养的螃蟹却收益不少。要知道每年到中秋时节,螃蟹的价格可是好几十块钱才能买到一只两蟹。
稻田养殖螃蟹同样的需要做防逃处理,还要对稻田进行挖沟改造,这里跟小龙虾养殖是很像的。一般稻蟹田开挖出来的环形沟宽度也是在2-3米,深度在1.5米左右,路埂加高加宽并在上面用水泥瓦或者硬质塑料板等做好防逃。
稻田养蟹主要是养成蟹,在水稻田插秧后再投放蟹苗。为何要在水稻插秧后投放蟹苗呢?因为蟹苗投放在秧苗插秧之前,等插秧后蟹苗就喜欢在稻田平台刨土,这很容易让没有成活的秧苗漂浮起来。
在插秧等秧苗后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投放蟹苗,每亩投放扣蟹苗300-500只。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蟹苗不能投放太多,主要是蟹苗活动量大,量太多会增加螃蟹生长的难度,延缓其长大。什么是扣蟹呢?其实顾名思义就是像扣子一样大小的螃蟹,这样的蟹苗大概重量在1-2钱之间。也就是说,每亩投放蟹苗在1.5-2公斤即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稻田养殖河蟹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稻田养殖河蟹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