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及利润

2024-12-07 15:12:07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台湾泥鳅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台湾泥鳅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台湾大泥鳅做法?

主料: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及利润

台湾泥鳅3条,胡萝卜适量,冬笋适量,鲜冬菇3只,海鲜菇适量,陈皮适量,枸杞子几颗,白胡椒十颗,香菜适量,葱适量,红枣两只,姜片3片

辅料:

油糖,盐,生粉,生抽

做法:

1. 台湾泥鳅,去头,然后用70度的热水把泥鳅身上的粘液烫洗干净。再从泥鳅背部下刀,起脊骨,去内脏,洗净血水,待用。脊骨切成断洗净。

2. 笋切片,香菜葱切花,香菇切片,海鲜菇切段,胡萝卜切片,胡椒粒压碎,红枣去核切片,枸杞子陈皮洗净。

3. 台湾泥鳅肉脯切成块,用盐,油,生粉,糖,生抽腌味半小时待用。

4. 热锅把油烧热,放入姜片,泥鳅骨和泥鳅的尾段煎一下,放入胡萝卜,胡椒粒,笋片炒香。倒入适量水,放入枸杞子,陈皮块。大火烧开,转中火,烧10分钟。

5. 放入香菇和海鲜菇,汤煮开后放入泥鳅块。当汤再一次煮开时,关火调味,这时泥鳅刚好熟透。撒上葱花和香菜就完成了。

用料:泥鳅、青葱、姜、蒜、干椒、食用油、盐、料酒、椒盐

做法

1、泥鳅买回来后需要养1-2日,水中滴1匙食用油,这样会使得泥鳅体内变干净。空锅烧热后将泥鳅迅速投入到热空锅里,同时急速盖上盖子,防止泥鳅彪出来。等锅内没动静之后再揭开锅盖,将泥鳅装盆里。

2、锅洗净重新置火上,加食用油,油热5成时,将泥鳅放入,炸至表面凝固捞出,继续让锅中油温升至7成,再次放入泥鳅复炸至表面焦香,体呈金黄色,捞出摊晾控油。

3、青葱、姜、蒜分别切成末,干椒切成小细圈,锅中留些许刚炸泥鳅的油,中大火加热,下姜蒜椒末爆香。

4、倒入炸泥鳅,盐,料酒翻炒,最后再撒入椒盐拌匀。

为什么养殖的台湾泥鳅比较硬?

台湾泥鳅是大陆泥鳅与台湾本土泥鳅的杂交品种,肉质细嫩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与普通泥鳅相比,台湾泥鳅在生长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寸苗(3-5cm)养至成鱼(15尾/斤)只需3-4个月。

台湾泥鳅对水质要求不高,井水、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都能适应,然而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对泥鳅生存和生长不利。养殖台湾泥鳅,池塘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建议台湾泥鳅苗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选择大小均匀、饱满有活力的泥鳅苗,可套养鳙鱼10-20尾/亩、白鲢15-30尾/亩,用以调节水质,防止蓝藻爆发

一亩泥鳅的产量到底是多少啊?

一亩泥鳅的产量到底是多少啊?

您所问的应该是一亩(国亩)的水面养殖泥鳅到底有多少产量吧?踏火养过几年的泥鳅,对这个还是有一点点了解的,踏火来就来说下个人的经历和所见吧。

正常情况来说产量与您的池塘条件、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地域有很大的关系,以连云港模式为例,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囤养模式,在7、8月份野生泥鳅便宜时从东北收购大批量的泥鳅回来放在鱼池里养起来,他们的密度非常大,养到价格高时再出售,如果能养一年以上的话其增重非常大,这种情况可下亩产可达2000斤以上,但是这种模式是其它地方复制不过来的。

如果是自己放小苗开始养殖的话,在长江以南的地方开春之后放苗养到年底,如果塘口好没有什么敌害来吃的话,对于本地泥鳅来说一亩的产量大约在400-1000斤这个范围内,通常的话在600斤上下,能有800斤是品种很好而且平时管理也非常好的了,这个是踏火养殖泥鳅几年结合自己和同行朋友得出来的数据。

但是现在一般都以台湾泥鳅为主,对于这个品种的泥鳅,如果塘够好,水够深的话,采用人工饲料来料喂养,正常情况下年初放苗到年底(阳历11月份)起泥鳅的话,一般的产量在1000-1500斤左右,养的好的单季可以产到2500斤以上(这是5年前的水平,现在台湾泥鳅养殖技术更加成熟,产量应该会更高些),但是这种塘水位要深,而且管理要非常到位才有;在珠三角一带有一些养殖户可以做到一年产两批的,那这个亩产量会更高。

踏火最后再说一句,养殖这东西不能光信别人,还得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慢慢来总结经验才行。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台湾泥鳅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台湾泥鳅养殖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