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鸡养殖技术,白羽肉鸡养殖技术视频

2025-02-12 13:10:06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羽肉鸡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白羽肉鸡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0天的白羽鸡控几个小时灯最好?

白羽肉鸡是市场上数量比较多肉鸡类型,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是许多大型鸡肉企业的首选。而白羽肉鸡的生长当做环境管理非常重要,因为生长速度快所以在鸡舍时间也不多,这当中30天的管理可以很大程度决定白羽鸡的质量。

白羽肉鸡养殖技术,白羽肉鸡养殖技术视频

  30天的白羽肉鸡光照前3 天连续照明,4 天后到出栏每天照明21 小时,关灯3 小时;第一周光照强度按照每平方米5 瓦的自炽灯照度执行,第二周以后按照每平方米3 一3 . 5 瓦的白炽灯照度执行。4 )通风换气:每天都要进行通风换气,第一周的换气量较小,随着肉鸡口龄的增大,换气量也要加大。在外界气温低的情况下,要注意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肉鸡的身上。在外界温度较高的J 晴况下,应经常打开门窗或风机进行通风,除非在高温的夏季,一般要求鸡舍内的气流速度在0 . 1 一0 . 35 米/秒。要求工作人员进人鸡舍后没有明显的刺鼻感觉。

白羽肉鸡

  在活动范围内鸡群背部高度处的温度在1 一3 日龄为34 ℃ 左右,4 一7 日龄为31 一33 ℃ ,第二周为29 一31 ℃ ,第三周为26 一29 ℃ ,第四周为23 一26 ℃ ,此后到出栏温度保持在20 一25 ℃ 。温度控制还要根据肉鸡的行为表现进行看鸡施温。避免温度大幅度的波动。相对湿度:第一周控制为65 %左右,第二周以后控制在60 %一65 %。要注意防止潮湿。


同生长阶段,鸡对光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种类的鸡,对光照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参照欧盟的标准并结合本公司的研究,适宜的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如下:   (1)育雏期:1-3日龄,每天光照23-24小时;4-14日龄,每天光照16-19小时;15日龄后7周龄前逐渐减少到每天光照8-9小时。光照强度为40-50勒克斯。   (2)育成期:7-17周龄,每天光照8-9小时;18周龄,每天光照9-10小时;19周龄,每天光照10-11小时;从20周龄起,每周增加0.5小时,直到鸡群产蛋正常、每日光照16小时为止。光照强度为20-30勒克斯。   (3)产蛋鸡每天光照稳定在16小时,光照强度为7-20勒克斯。   (4)肉鸡每天光照稳定在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30勒克斯。   另外不同光色的照明,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   (1)肉鸡养殖一般采用色温为6500K的冷色光源(白光),蛋鸡养殖一般采用色温为2700K的暖色光源(黄光)。   (2)红光能让鸡兴奋,刺激鸡的食欲,增加鸡的进食量,从而可促进肉鸡的生长、增加蛋鸡的产蛋量。因此,红光可与主照明灯光按1:10的比例搭配使用,每当鸡进食时打开红灯,刺激鸡的食欲,进食结束后关闭红灯。   (3)绿光能增强鸡对钙质的吸收能力。当蛋鸡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产蛋后,由于蛋壳的主要成分为钙质,因此鸡体内会产生缺钙现象。虽然饲料中添加了钙质,但由于鸡的吸收转化能力下降,不能将其有效转化为有机钙,导致钙质随着粪便排出体外。通过绿光的照射,能有效增强鸡对钙质的吸收能力,消除鸡体的缺钙现象。因此,绿光可与主照明灯光按1:10的比例搭配使用,照明时间与主照明灯一致。   (4)蓝光能让鸡安静,鸡对蓝光是色盲的。动物在受到惊吓时,体内会产生毒素,导致肉质品质下降,影响食用口感。因此,在肉鸡出栏时,关闭其它灯光,打开蓝灯,这时候去抓鸡,鸡就不会乱蹦乱跳,这样既容易抓到鸡,又不使其受到惊吓,从而改善鸡肉品质。经研究发现,鸡对灯光很敏感,突然开灯或关灯会造成鸡的应激反应,引起惊群。应激实质上是鸡对外部刺激的生理反应,是为即刻存活而进行的生理调节,或为长期生存而对某影响因素

肉鸡控灯、控料时间一般是根据鸡雏的强弱来决定开始时间,一般是从7-10日龄开始,控灯的时间是逐步增加,从开始的半个小时逐步增加到4-5个小时,料是按肉鸡的正常采食量跟天走就可以的,肉鸡的采食量计算是只数乘天数乘0.01来计算,该吃多少就加料多少,一天加料次数为2-3次,每次吃完料后不到加料的时间不要加料,这样让鸡的胃肠道有休息的时间,这样的话不容易发生腺胃炎、肠道类型的鸡病。

养到30天的白羽鸡光照前3 天连续照明,4 天后到出栏每天照明21 小时,关灯3 小时;第一周光照强度按照每平方米5 瓦的自炽灯照度执行,第二周以后按照每平方米3 一3 . 5 瓦的白炽灯照度执行。每天都要进行通风换气,第一周的换气量较小,随着肉鸡口龄的增大,换气量也要加大。在外界气温低的情况下,要注意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肉鸡的身上。在外界温度较高的J 晴况下,应经常打开门窗或风机进行通风,除非在高温的夏季,一般要求鸡舍内的气流速度在0 . 1 一0 . 35 米/秒。工作人员进人鸡舍后没有明显的刺鼻感觉。

  在活动范围内鸡群背部高度处的温度在1 一3 日龄为34 ℃ 左右,4 一7 日龄为31 一33 ℃ ,第二周为29 一31 ℃ ,第三周为26 一29 ℃ ,第四周为23 一26 ℃ ,此后到出栏温度保持在20 一25 ℃ 。温度控制还要根据肉鸡的行为表现进行看鸡施温。避免温度大幅度的波动。相对湿度:第一周控制为65 %左右,第二周以后控制在60 %一65 %。要注意防止潮湿。

一、控灯。控灯的方法是大家一直惯用并一直沿袭下来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但随着疾病的不断扩展、变异,也需要有进一步改进的方法,1—3日龄,雏鸡要采用通宵光照,目的是使雏鸡在明亮的光线下增加运动,熟悉环境,有利于采食和饮水。3日龄后每天要有1—2小时黑暗时间,以免因突然停电造成鸡只应激。

控灯目的一是与控料相结合,控料不控灯不仅难以控制体重,还会出现因饥饿而骚动不安、争食、打斗及啄羽等现象,增加死淘率。控灯目的二是让鸡安静,在暗光环境下有利于鸡内脏的发育。

肉鸡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弱,一般前一至二周内采用较强的光照,目的是熟悉环境,有利于活动、采食和饮水,三周至出栏降低光照度,限制活动量有利于增重,也可减少或防止啄癖的发生。

二、控料。第一天至第十天,自由采食,不控料,但要做到少量多次。一般是一天八次,三个小时一次,让鸡尽可能的多吃。

第十一天至第二十四天,严格按照当天采食量分次加,一般一天六次,四个小时一次。(注:采食量=鸡只数×天数/100)有很多养殖户嫌麻烦,那也要尽量做到一天2-4次分次添加,坚决不准一次就把一天的料都加进料桶里,没等吃完又加料。

第二十五天至第三十天,在之前基础上一天一只鸡增加一钱半-两钱料(1000只鸡27天增加30-35斤料)一般一天四次,六小时一次。怕麻烦也要做到至少有一次要让鸡净槽一次,一定要给鸡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这样会有效的刺激采食,提高食欲,也减少浪费和防止饲料在高温的环境中长期沉积发霉变质。(逐次递增,就像换中期料一样,中间有个过度过程,以免给鸡群造成过大应激)

第三十一天至出栏,别控制,敞开吃,吃多少加多少,也要净槽

养殖白羽鸡和三黄鸡哪个好?

我国鸡的种类繁多,并且资源相当的丰富,在农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要养上至少三四十只鸡供自己食用,所以三黄鸡的饲养也是非常的广泛,在加上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比较快,所以对生活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尽管记得品种比较多,但是由于三黄鸡得天独厚的鲜嫩的肉质,所以深受大众的喜爱,很多人都不会去选择麻鸡或者是白羽鸡,因为它们的肉质相对比较粗糙,并且用来煲汤的话没有鸡肉的那种鲜味,所以三黄鸡的市场需求量比较大,养殖前景非常的广阔。

2

市场价格

三黄鸡在各个地区的而市场价格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市场调查,在河南地区三黄鸡的售价是十二块钱一斤,而在广西地区是二十三块钱一斤,在上海地区是十九块钱一斤,而湖南地区只有霸道十块钱一斤,这也就是说明了一件事,越发达的城市由于养殖的三黄鸡产量比较少,加上原本的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就比较高,所以价格高也是在所难免的。

3

养殖成本

三黄鸡的养殖成本比较低,而且非常的容易养活,三黄鸡的鸡苗大概是三块钱一只,然后我们可以施行放养的模式这样可以减少饲料成本,只需要提供相对广阔的山地和草坪让它们可以自由活动就好,将设鸡舍的材料也比较简单,只需要稍微搭建一些鸡棚即可,所以成本也比较低,如果我们饲养五千只三黄鸡那么至少需要有一个五百平方米的鸡舍,然后周围需要有一定面积的草坪,当然我们也可以不需要草坪,只是每天定时将他们赶上山去,然后到了晚上又赶回来就好。这样下来养殖的总成本大概就是五六万左右。

4

利润回报

三黄鸡的饲养周期最少都需要四个月,每只三黄鸡的重量一般就是三斤到四斤的样子,按照市场价格十块钱来算,可以获益十五万,然后加上每只鸡产下的蛋,孵化的仔鸡至少也额可以赚个五六万,这样除开成本,一年下来至少可以赚个十来万,如果遇上好的时机,那么利润空间还是挺大的,但是如果销售渠道没找好或者是市场通货膨胀的话也是非常的亏的。

5

个人建议

虽然三黄鸡的养殖成本比较低,其次就是三黄鸡的成活率很高,市场销量也非常的不错,不过市场的变化是风云莫测的,所以我们在样子的时候尽可能的就是选择几中混养,每种的数量保持均衡,或者是看哪个品种的经济效益更高就稍微养多一点,控制数量,其次就是选择在一些三黄鸡市场稀缺的地区养殖,这样市场空间会更大,不用担心销售渠道的问题,最后就是现在互联网的比较发达,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时刻关注市场动态。

白羽肉鸡和三黄鸡是肉鸡养殖最常选用的两个品种,也是现在大型鸡苗公司常培育的肉鸡品种。这两种鸡的占比量最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型肉鸡品种也比较受欢迎,但是如果要进行室内规模化养殖,最常用的还是这两个品种。


白羽肉鸡和三黄鸡的区别

1.国内市场占比不同:白羽肉鸡是经过30多年来,借鉴国外的一个经营模式,然后逐渐培育的肉鸡品种。就现在全国养殖规模超过3000万只的白羽肉鸡企业都已经接近50家。而三黄鸡是根据不同地区的一个消费习惯,比如广东地区喜欢煲汤,还有港澳地区,更喜欢消费三黄鸡。而且三黄鸡更多的是在农贸市场活禽交易,现场宰杀,而白羽肉鸡更多的是冷冻鸡。

2.养殖周期不同:品种不一样,养殖生长特性不一样,白羽肉鸡养殖一个半月就可以达到6斤的重量可以出栏,通常来讲,公鸡和母鸡区别不大。而三黄鸡的公母差异比较大,通常分为慢速、中速、快速黄羽肉鸡。慢速黄羽肉鸡要到差不多100天才出栏;而中速黄黄羽肉鸡通常在75天出栏;快速白羽肉鸡两个月。出栏体重公鸡体重要比母鸡重一斤多。

3.鸡苗成本不同:因为白羽肉鸡养殖周期短,而且出栏体重还不低,也是品系培育。所以一只白羽肉鸡的鸡苗价格要比黄羽肉鸡贵好几元钱。

4.售卖价不同:也是因为养殖周期不同,三黄鸡卖价普通比白月肉鸡更贵,因为它养殖周期更长,尿肉比更高。但具体卖价也要根据出栏时机的品相体重进行估价。

白羽鸡第一次掉绒毛要多少天,注意什么?

◉ 白羽鸡第一次掉绒毛是从4周龄开始,大概换羽需要一周时间,具体换羽时长也是根据外因环境和饲养方式以及品种和鸡的个体有关。在我们的生活中,白鸡也是有很多养殖户饲养,下面我根据我的养殖经验一起聊聊。

◉ 所谓的白鸡: 就是指鸡的头顶、颈部、嘴、以及身体各部位羽毛均为纯白色,鸡的面部皮肤为鲜红色,但是白色的母鸡是没有鲜红色的面部和肉垂,而且母白鸡尾巴比较短,其余部位与公白鸡羽毛是相同的。

▓ 白鸡分类:白鸡又可以分为白羽肉鸡;白羽蛋鸡。

▓ 白鸡优点:生长速度快,14到15周龄就可以上市销售;它具有饲养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饲养成本低的特性。

▓ 白鸡的肉质:白鸡肉质光滑,风味独特,口感比其它的鸡肉好吃。

☜以上我们在了解白鸡的信息之后,现在我们来说说白鸡在第一次换绒毛的饲养过程中,如何管理,注意哪些问题?

◉ 很多养殖户都知道雏鸡是最难养的,因为在饲养的过程中雏鸡发生病的概率是非常多的,成活率也比较低,因此我们如何提高雏鸡的成活率这才是关键,其实才是鸡的生长速度。

◉ 我们养殖户要清楚白羽鸡第一次换掉绒毛,它这个阶段属于育雏期向育成期过渡。

◉7周龄到15周龄这个阶段叫做育成期,属于这个阶段的期叫做育成鸡。

◉ 与幼雏相比,育成鸡有两个特点:①就是羽毛已经开始丰满,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能力和较强的生活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②消化能力强,食欲旺盛,容易过肥或提前下蛋。

从育雏期到育成期,饲养管理是需要一系列的变化,做好向育成期的过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脱温 我们所说的脱温就是指育雏室内由取暖变成不取暖了,这种叫脱温。

◉ 一般白鸡在四周龄以后就可以进行脱温了,但是由于每个地方的季节性不同,气温有所不同,特别是早春育雏的时候,室外的气温还是比较低的,如果昼夜温度达到18摄氏度以上,那就可以脱温。

◉ 如果在脱温的过程中遇到天气变化降温的时候,夜晚还要观察鸡群变化,防止雏鸡拥挤、扎堆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 换料 由于每个阶段鸡对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量不同,所以在每一次过渡阶段,不可以突然全部换料,要让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方法如下:

◉ 前料(三分之二)+后料(三分之一)需要喂2天时间。

注:这种换料的方法是我在养鸡过程中,鸡在过渡阶段,经常使用到的方法,这种做法是比较细致的,常用于幼鸡和饲料种类成分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 雏鸡进入育成期后,为了加强活动,我们一般都是地面放养,由于是过度阶段,小鸡可能不太习惯,有时候有害怕情况的出现,会容易引起密集拥挤。

◉ 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观察鸡群,需要提供饮水、采食的良好环境条件。

◉ 同时一定要记得在饲料中加药,严防球虫病的发生。

总之,以上就是我自己在养殖过程中,鸡在第一次掉绒毛,由育雏期向育成鸡过渡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育雏鸡日常管理都离不开细心观察和卫生防疫工作,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卫生,满足幼鸡的生理要求,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羽肉鸡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羽肉鸡养殖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