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鱼养殖技术,扁鱼养殖技术与管理

2025-05-14 17:28:07 首页 >  养殖技术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扁鱼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扁鱼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鳊鱼养殖技术?

1、选择鱼塘

扁鱼养殖技术,扁鱼养殖技术与管理

选择鱼塘时要看鱼塘里的水源是否充足,水质是否是干净没被污染的,池塘的水深一般不能少于两米的深度。在放养鱼苗还得进行一遍消毒,在放水进塘前十天,要用生石灰泼洒池塘进行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斤,暴晒十天后再排水进塘,这样可以减少病菌。

2、鱼苗放养

选择好的鱼苗,鳊鱼成长得才会更加迅速,挑选时候尽量选择身上没有伤口的、长势好的、体质也相对强的鱼苗,放在食盐水或者是高锰酸钾溶液里过一下才可以放进鱼塘。

3、放养时间

鳊鱼放养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后投放,天气较冷的地方最好是过了清明后再投放鱼苗。

4、放养密度

养殖鳊鱼一般都是混养形式为主,比如和鲢、鳙鱼、草鱼、青鱼、鲫鱼、罗非等,一起混养有助于鳊鱼活跃起来,每亩大约放鳊鱼200尾,要是主供养鳊鱼的话,每亩放养500-800尾。

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主养鳊鱼,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鳊鱼个体可达500克左右。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鳊鱼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

鳊鱼如何养殖?

1、苗种培育

鱼苗孵出2—3天后,才逐渐脱离鱼巢自由活动,并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因此当鱼苗下池后,要每天适量施肥。脱粘孵化的鱼苗,亩放12—15万尾为宜。当鱼苗开口摄食时,最好先喂1—2次熟蛋黄,再喂几天黄豆浆,以后依水质肥瘦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决定施肥量。

2、成鱼饲养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主养鳊鱼,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鳊鱼个体可达500克左右。

3、网箱养殖

选择在靠近村庄、房屋的深水库湾设置渔排。一可方便管理,二可避免枯水期网箱搭底。选择向阳背风,库底原为农田或平坦开阔山地的水域。这样的水域水质肥,天然饵料相对丰富。选择远离航道、码头,水流在0.1米/秒以内的水域。这样的水域相对安静,可减少鱼群的应激反应。

4、饲料投喂

在整个养殖过程,全部选用专用颗粒料。颗粒料以鱼粉、菜籽饼、麸皮等为主要原料,经小型硬颗粒饲料机制成不同粒径的鱼种料(粒径1—1.5毫米)和成鱼料(粒径2.5—3.5毫米)。颗粒料中的动物蛋白含量达26%左右即可。

鳊鱼养殖盐度和温度?

选择鱼苗也是养殖鳊鱼的时候比较重要的一步,首先应该选择表面没有伤口,生长良好,体质健壮,鱼体丰满的小鱼苗。将规格控制在8-225px左右,用食盐水或者是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一遍再放入池塘。

养殖鳊鱼时水温在22到29度,池塘中不必只养殖鳊鱼一种鱼,可以放养少量的鳙鱼、鲫鱼等混合饲养。一般一亩池塘的饲养密度在1200尾左右,再放入100尾左右的鳙鱼,300尾左右的鲫鱼,这样可以促进鳊鱼的良好生长。

鳊鱼苗怎么养殖?

1、苗种培育

    鱼苗孵出2—3天后,才逐渐脱离鱼巢自由活动,并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因此当鱼苗下池后,要每天适量施肥。脱粘孵化的鱼苗,亩放12—15万尾为宜。当鱼苗开口摄食时,最好先喂1—2次熟蛋黄,再喂几天黄豆浆,以后依水质肥瘦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决定施肥量。

    2、成鱼饲养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主养鳊鱼,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鳊鱼个体可达500克左右。

    3、网箱养殖

    选择在靠近村庄、房屋的深水库湾设置渔排。一可方便管理,二可避免枯水期网箱搭底。选择向阳背风,库底原为农田或平坦开阔山地的水域。这样的水域水质肥,天然饵料相对丰富。选择远离航道、码头,水流在0.1米/秒以内的水域。这样的水域相对安静,可减少鱼群的应激反应。

    4、饲料投喂

    在整个养殖过程,全部选用专用颗粒料。颗粒料以鱼粉、菜籽饼、麸皮等为主要原料,经小型硬颗粒饲料机制成不同粒径的鱼种料(粒径1—1.5毫米)和成鱼料(粒径2.5—3.5毫米)。颗粒料中的动物蛋白含量达26%左右即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扁鱼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扁鱼养殖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