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村养殖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农村养殖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从土鸡的源头开始控制,土鸡的选种最好选择有差异化的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鸡苗疫苗齐全的品种,以减少死亡率和淘汰率。只有让土鸡的成活率提高了,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2、在养殖过程中,往土鸡群里放几只大公鸡,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鸡群的活跃度,大公鸡与土鸡群的比例约为1比15左右即可。
3、关于土鸡的日常食物配料,时常往土鸡的食物中添加一些富含高蛋白的昆虫、粉虫、大麦虫等以改善鸡的饮食,这些其实都是很便宜的,有的比饲料还便宜,或者选用玉米、大豆、麦糠等粗粮自配料。
4、如果圈起来养殖的话,可以在地上放点沙子,因为鸡没有牙齿,它们吃沙子能能帮助消化。
5、饲料中添加膨润土,占比约为2%左右,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土鸡的体重,并且可以减少饲料成本。
6、保证饲料有营养,新鲜,坚决不用发霉的饲料。可能有些人觉得饲料一次性购买便宜,但是你还得考虑放不放得住,发霉的坚决不能给鸡吃,因为发霉的饲料容易得腺肌胃炎。
7、保证土鸡的饮水,不能断水。做到让土鸡有充足的水源饮用。
一、品种选择
选择牛时,应选择生产性能高的牛,在实际当中,应根据市场情况进行选择,如选择肉用品种牛,应尽可能选择纯种肉用品种,如夏洛来、兰白花、西门塔尔、皮蒙特、海福特、安格斯、南德文牛等,以及肉用杂交后代。总之,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养牛规模大小,以及当地品种进行适当合理的选择。
二、规模确定
养牛规模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应根据农村家庭的综合条件,包括现有耕地,草地饲草饲料,家庭现有劳动力多少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条件来决定。一般每个劳动力饲养10~30头为最佳,但在家庭综合条件转好时尽可能多养牛,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牛群结构合理
牛群结构合理是养牛生产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保证,这对从事养牛生产的农户极为重要。首先,应确定当年的养牛头数(牛群规模),使每年的出栏头数等于或小于成牛群的50%左右为佳,再根据成年母牛以每年15%的比例淘汰,就应有相应的后备母牛,所以用后备母牛来补充淘汰母牛,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母牛都能成为后备母牛,所以后备母牛应占20%左右。这样,各年龄段的母牛应该占整个牛群的70%左右,15%的成年母牛减去15% 的淘汰牛,加上15%的后备牛,再加上20%的母牛计算得来。各年龄段的公牛应该占整个牛群的30%,如将全群牛数控制在一定数量上,当年牛犊占整个牛群的40%左右,包括20%的母牛犊及公牛犊,所以,当年出栏牛也就应小于当年犊牛成活数,即出栏牛应小于整个牛群的40%,牛群结构比例适宜,有利于提高养牛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选育及杂交
改良力度在诸多养牛户中,由于不重视引入外来血缘无选择的繁殖,造成后代牛群的品质逐年下降。对此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引入本牛群以外的同种优良公牛进入牛群,可使牛群的品质得到提高。二是在本群中选择无直系血缘关系的优良公牛和母牛进行繁殖,也可使牛群的品质得到保持。三是引入与本群不同品质的优良公牛进入本群,通过杂交使牛群的品质得到改良。四是有条件的养牛户应建立牛群系谱档案,防止近亲繁殖,有利于牛群优良性状的基因得到提高,不断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养殖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村养殖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