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全国农村公路养护信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全国农村公路养护信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预算资金。包括:公共财政预算资金;省级安排的成品油消费税改革新增收入补助资金;地市、县安排的成品油消费税改革新增收入资金(替代摩托车、拖拉机养路费的基数和增量部分)。
(二)中央补助的专项资金。
(三)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筹集的用于村道养护的资金。
(四)企业、个人等社会捐助,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工作职责
1、按照《公路法》和《陇川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案,编制日常养护、年度公路绿化及大中修工程计划,及时上报审核并组织实施。
3、监督、检查和指导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层层签订养护责任书,确保路况良好。
4、坚持公路巡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公路巡查,并做好巡查。
5、开展安全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检查、督促养护人员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到安全无事故。
6、依法治路,维护路产路权,及时上报、制止和处理损害农村公路养护行为。
7、健全检查考核制度,每月不少于一次检查,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机制,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及安全生产台帐、统计、报表准确及时。
还可以。在农村这个地方,还是比较薄弱的地方,一般只有一千到一千二左右的工资。当然有条件好的地方工资也很高。的养护员的工资都是农村村委发的。就要看自己村穷富差别了。乡村公路的养护员,跟有编制的公路养护员是有差别的,原来那里叫道班。不过在我们这里乡村公路养护员一个月有一千多也很好了。
以前是没有公路养护员的,公路也是老百姓自费修的,如果有哪里被水冲毁或垮塌,附近的邻居就会相约的去把公路修好。
现在公路由村里管,道路也硬化了,也安排了村公里养护员,小的事情也就由养护员完成。
近几年来,我县交通建设掀起了新一轮高潮,通村、通组公路里程不断增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农民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当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后,保障公路路况良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加强已建成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就摆上了重要日程。
过来,我县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农村公路没有做到“应养尽养”。特别是新建的库区移民复建公路、近两年来新建的主干村组道等,没有纳入到全县的养护规划内,无经费保障,相当一部分公路处于“弃养”状态。2、养护经费较低,拨付经费的标准不一致,保障不平衡。按现有政策,农村公路的养护经费是“两条腿走路”:一是纳入全县养护计划的农村公路,县公路局按村道900元/公里/年、乡道按1200元/公里/年拨付;二是按照《会同县开发千个就业扶贫特岗 实现千户贫困户脱贫的工作方案》【会扶领(2017)40号】的文件精神,全县安排了230个农村公路养护员岗位,每月发放400元。同样是养护农村公路,但计算待遇的方式方法不一样,一个是按养护的公路里程计算,一个是按月发放,导致到手的报酬不一致,养护员相互有比对,从而产生了意见。3、就业扶贫“农村公路养护员”特岗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但400元/月的待遇报酬与其他特岗人员(如护林员10000元/年、保洁员800元/月)相比,有较大差距,存在待遇较低的情况。在不同的村,有些特岗人员养护的公路里程较长,而有些公路养护员养护的公路里程较短(比如炮团侗族苗族乡新塘村的特岗人员养护公路里程为1.8公里,而岩头坪村的公路养护员为6.5公里),但一样的都按400元/月计算报酬,存在不公平的问题。
为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特建议如下:
1、对已硬化的新建农村公路进行一次调研,对未纳入养护计划的库区移民公路、村主干道等进行统计,统一安排养护经费,确保农村公路做到“应养尽养”。
2、统筹安排,理顺公路养护待遇计算的方式方法,力争做到公平合理。
3、适当提高就业扶贫“农村公路养护员”这一岗位的待遇报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国农村公路养护信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全国农村公路养护信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