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村信息化推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农村信息化推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角色所必备的基本核心素养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开发,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管理和研究等教师的角色要实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化了。教学能力提高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建立及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教学应用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区的高校的教学成果吧。
现在我国教育事业正在努力推广信息化,每个学校都在努力推广中,具我所知,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进步快,能力提升速度也很快,很快就能作用到教学中。
可是对于那些年龄较大的教师,特别是快退休的老师,进步很慢,甚至有些老教师很排斥信息化,因为他们学起来,的确很困难。
这个问题随着6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有了新的答案。这次会议确定了三类“互联网+农业”的措施:
一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扩大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范围、规模和内容,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
二是在农产品营销方面,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强化电商企业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产销对接,加强农村网络宽带、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
三是在培育农村新经济、新业态方面,鼓励社会力量运用互联网发展各种亲农惠农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深度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就近就业。
具体到个人,如果你是专业的种植或养殖户,无论是家庭农场主还是经营大户,可能主要应考虑如何运用物联网技术,这方面社会上已经有一些公司可以提供相应技术服务了。国家在这方面正在推动农业遥感卫星系统等工程项目落地实施,并在着手开展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推广一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与本省农业部门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
如果你是农民经纪人、流通协会等从事农产品营销的从业者,可能对市场信息更关注。但老实说,我个人觉得目前的农产品电商还没有什么成熟的经营模式,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更是欠缺。农产品电商话题太大,在此不多说了,国家目前也在做一些事,比如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产品电商出村试点等,但要见到成效可能还得假以时日。当前最重要的是由行业组织和专业化的公司把物流系统的收储运输能力提高,如果再把加工搞上去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返乡创业或下乡投身农村“双创”大潮的一员,这方面主要是搞产品营销和乡村旅游的,目前看主要是在线上经营,包括各种电商平台。再高端一点的就是模式创新,营销创新。个中的关键是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做出特色来。(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重要的商业模式,城市居民消费中通过网络购物的人数越来越多,甚至成为白领阶层和许多青少年的一个主要的消费方式,这种趋势已向城市郊区和邻近农村扩展。
发展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购物对于扩大农村消费具有重要作用。
农村消费不旺除了农民收入不高这一主要原因外,也与农民市场信息不畅、消费意愿不强和农村商业网点少而且小,不方便农民购买合意商品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网络购物具有信息丰富、购买方便、价格远低于商场、可以货比百家进行选择等优点,如果在有条件的农村推广网络购物,将大大方便农民购物,刺激其消费需求。同时在农村推广网络购物,也能有助于农民了解网络市场,学会通过网络销售产品,有助于农产品流通。
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2011年,农业部在包括湖南在内的5个省进行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昭示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已列入国家农村发展的议事日程。发展电子商务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可以扩大本地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促进产品的增产增值;
二是可以大大降低销售成本,一般可降低20%以上;
三是有助于农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和产地的品牌建设;
四是有助于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凡是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较好的地区,其农村经济就十分活跃,龙头产品和龙头企业都发展很快。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5个试点省份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较快,全国各个地区的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的平台建设也推进较快,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农村消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必将促进我国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镇化步伐。
但是,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农业网站在整个互联网网站中所占的比例小于10%。而全体网民中农民所占比例很小,据2011年底统计,我国农村网民占比呈下降趋势,为26.5%,其中农林牧渔劳动者仅占网民总数4%,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比率更小。农村信息化水平差异大。
2、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有待提高。
落后地区农村商品交易水平低下,由于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农民仍保持传统的"眼看"、"手摸"、"耳听"、"口尝"的交易习惯,对电子商务难于迅速接受。相当多的农民没有条件和能力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信息,也没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辨别,也不会上网发布信息。
3、电子商务网站专业化水平较低。
目前一些涉农网站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多雷同之处,缺少专业水准和特色,更新周期长,且网站信息以宣传本地农业为主,真正适用于农民的信息较少,分析与决策参考类的信息就更少了。相当一部分网站以信息撮合功能为主,支付等功能很不完善。
4、农产品电子商务配套环境有待提升。
我国农业生产大部分仍然处于小规模生产经营阶段,产品品质差异大,商业化水平低,与大规模电子商务要求差距甚远。农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单位小,在保鲜、运输、后续处理上较为困难,这使物流环节难度增大。农村的交通条件差,许多地方农村物流欠发达。
加快发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
1、推动农村因特网发展。
对农村和低收入家庭聚集区域推广特殊优惠网络政策,使他们也有使用因特网的机会。鼓励在农村建设公共网络服务机构,推动全民上网。政府支持推广普及网络应用的教育培训,特别是针对农民,形成网络应用发展基础。制定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计划。积极利用“国家农村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项目”,落实好为农民特定的面向农村市场的手机——嵌入式软件定制手机的发放工作,建立定点培训,教会农民使用方法
2、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业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信息化,鼓励开展电子商务。
积极出台为支持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电子商务所实施的政府计划性援助,鼓励私人投资,为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设立网上交易系统和投标竞价系统;在网上建立有关政府信息、采购信息和技术信息的网站,为涉农组织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农业、科技、劳动等部门利用网络提供专家和法律在线咨询。
3、政府支持利用现有电子商务平台,扶持偏远地区物流业发展。
随着网络的发展,国内电子商务也已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如淘宝等一批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及其完善的交易规则、体系,并且带动在城市建立了一整套物流系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政府应该着眼于支持现有电子商务平台向农村发展,扶持物流农村末端,推广成功的电子商务应用经验。政府对现有电子商务体系针对农村特点补遗拾缺,培育发展。
4、加强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知识的信息技术推广培训。
利用各种智力、网络支农资源如农家书屋、“三农”科技网络书屋、涉农远程教育等系统进行电子商务应用知识和电子商务信用的教育;介绍网络购物、销售实例;引导大学生“三下乡”、各种涉农的自愿、公益活动中进入指导、推广电子商务实践、应用的公益活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信息化推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村信息化推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